阅读历史 |

054【祭神】(2 / 2)

加入书签

可惜他们被麻绳捆住了手脚,还相互连接在一起,根本就无法逃脱。

晒场不远处的河面上,飘荡着二十几只随时有可能散架的木筏。

有一半木筏上摆着烂木头打造的空箱子,据说里面装着为河神高价采买的礼品。

另一半木筏上却是空荡荡地,显然是为祭河童男童女们留下的位置。

岸边还有一小块被篱笆圈了起来,里面关着十几头牛羊猪三牲。

这里,是活祭滏阳河神之地。

午时三刻,吉时已近。

一群在土台边所搭帐篷里等待许久的贵人,终于在随从部曲的前呼后拥中登上了土台,环视整个晒场。

呜呜——

人群中,隐隐传来压抑的低声哭泣。

听到这种不合时宜的声音,贵人中穿着华丽法袍的貌美巫婆,立刻就不高兴了。

「此番之所以要以童男童女祭祀,皆因平乡县多年以来一直不敬河神。

去年的大水和大疫都是前车之鉴啊。

今日将这些孩童送至河神神域内,以后常伴尊神身侧侍奉,是他们祖先庇佑才有的福分。

这等值得庆祝的好日子,却还有不顾大局之人在低声哭泣,河神听到了可是会发怒的。」

她的这一番话落进百姓耳中,非但没起到效果,反而让孩子即将被沉河的家人们哭声更甚。

大人和孩子们的哭声交织在一起,听得人心烦意乱。

今日乃是祭神大事,平乡县四大豪强除赵家之外,其馀三家的族长全都在场。

看着土台下渐生乱相的百姓,为首的黄家族长当即道。

「乡民无知,畏威而不怀德,巫师何须跟他们讲什麽大道理,收拾一下不就老实了。」

随后一声令下,就有部曲走进人群去寻找哭泣之人。

一顿拳打脚踢之后,整片晒场很快便陷入了死寂。

看到这一幕,贵人中唯一一个身穿官袍的县令,忍不住感慨道。

「说起来,平乡县连年天灾,我这个县令也是有责任的。

在平乡履职数年,却怠慢了河神,因此才会招致灾祸降临。

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为今之计,唯有平息河神怒火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可惜啊,我们的良苦用心,这些整日里埋首黄土中刨食的百姓却想不明白。

再苦一苦百姓吧,骂名由我们这些决策者一起来担。」

作为平乡县的肉食者,众人自然不可能拆县令的台。

一时间,土台上恭维声不断,皆称赞县令心系国家,高风亮节。

如此片刻后,巫婆的一名弟子凑到跟前,低声提醒吉时已到。

巫婆望向县令,在得到本县主官的首肯后越众而出,面向滏阳河朗声道。

「岁在丙辰,时值孟春,滏阳河畔,万民惶恐,谨以牺牲之奠,昭告于河神尊前:

伏惟神居水府,威镇洪流,昔者禹王疏浚,九河既道,今兹浊浪滔天,万姓罹灾。

岂非下民之罪,触怒上神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