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来对轰吧~我的炮管不大,只有203~(1 / 2)
第611章 来对轰吧~我的炮管不大,只有203~
「这麽多人?」
浔州协副将李殿元,惊疑不定的看向了浔江对岸。
江对岸的远处山脚下,那叫一个人山人海。
锣鼓喧天,旌旗招展,热闹非凡。
打眼望去,黑压压的群一眼看不到边。
「好多人。」随同前来的平南县知县倪涛,大为震惊「至少过万!」
老话说的好,人马过了万,无边又无沿。
庞大的数量,让人望而生畏。
倪涛是桂平县隔壁的平南县知县,大瑶山就在平南县中。
这次抚台大人下令,让倪涛随同李殿元一起过来平匪,原因在于桂平县知县因走水挂了。
单靠绿营是不够的,还需要动员当地的乡贤们。
这种工作,不可能让绿营去做,因为绿营是个什麽样子,所有人都知道。
若是乡贤们一起状告,那可麻烦的很。
所以,巡抚大人就安排倪涛,来做本该是桂平知县做的联络与动员工作。
毕竟是以文驭武,若是没有文官在,这些武夫们能把地方给祸害的鸡飞狗跳。
这里的祸害,只得是地方乡贤,而不是平民百姓泥腿子。
毕竟在蟎清朝堂官吏的眼中,泥腿子连人都不算。
「张巡检!」李殿元招呼秦川巡检张镛「速速去联络各地乡贤,催促他们即刻前来汇合。」
张镛是平南县的巡检,倪知县跑来剿灭叛匪,自然不可能孤身前来。
他把县里的巡检都给带了过来,用来保护自己。
张镛行礼,起身就跑去招呼人手。
「先等等吧。」
李殿元眉头微蹙「等各位乡贤到了之后再说。」
他只有九百人,是实打实存在的兵,不是兵籍册上用来吃空饷的。
毕竟反贼可不管朝廷的那一套~
长期处在备瑶前线,李殿元的能力在一众绿营之中,算是不错的了。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手下都是什麽货色。
要说祸害百姓,那各个都是高手。
可说到打仗~
不提也罢。
如今人数太少,他可不敢渡江。
好在桂平与平南二县之中,愿意出力剿匪的各地乡贤们,逐渐领着团练汇聚过来。
许多人说,是太平天国迅速崛起,打垮了蟎清的军事力量之后,蟎清朝廷方才不得不放开了军事压制,允许汉家地主们组建团练武装。
这话不能说错,只能说是不全面。
原因很简单,要分地域。
广西这里,因为各种激烈的矛盾,各种会党多如牛毛。
长年累月的起义,几乎是络绎不绝。
而朝廷在这里,却并没有太多的军事力量。
没有大军驻扎的原因,是驻军与打仗,是要给钱的。
而广西穷困的要死,哪里有这份财货能力养兵马。
至于朝廷拨款~只要没大事,朝廷疯了才会给这等贫瘠之地砸银子。
正因如此,在各方面的默许下,地方乡贤们逐渐开始组建自己的团练武装。
当然了,肯定不可能与湘军,淮军,楚军等大型军事集团相提并论。
财力不足的,养个百八十号人。
实力大的,养个三五百人都有。
他们才是此时,镇压起义的核心力量。
早就做好了准备的乡贤们,逐渐汇聚过来。
少的数十人,多的数百人。
甚至还有人带了不少的船过来。
乡贤们打反贼很卖力,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反贼做大,最先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乡贤。
因为再没人比他们更加清楚,自己平日里都做过什麽恶事。
「将军。」
倪知县招呼李殿元「差不多都齐了~看什麽呢?」
「天上有怪鸟。」仰头看天的李殿元,低声喃喃「好奇怪的鸟~」
倪知县抬头。
果然是有只古怪的大鸟,在天上绕着圈盘旋,嗡鸣声响从天而降。
「这鸟的翅膀,怎麽不动的~」
「将军。」倪知县收回目光「别管鸟了,该动了。」
对面已经有许多人在向着江这边张望,倪知县担心迟则生变。
「张巡检。」
李殿元招呼张镛「带你的人先渡江!」
看了眼对岸密密麻麻的人群,张镛的脸色,那叫一个难看。
那都是反贼,不是平日里可以肆意欺辱的泥腿子。
就他这几十口人,也配打头阵?
目光之中满是哀求之色的张镛,看向了倪知县。
可惜他的正管并未帮他说话,反倒是催出其赶紧渡江。
没办法,张镛只能是硬着头皮,带人上船渡江。
如今的浔江,正是处于枯水期。
江水不深,江面也不宽。
战战兢兢的张镛,带着比他还害怕的手下们,划船来到了对岸。
出乎意料的是,江边的百姓们,纷纷逃离,神色惶恐。
毕竟他们只是来领鸡子的,见着气势汹汹的官兵渡江而来,对岸还有更多的虎狼官兵,自是惊吓逃亡。
毫无疑问,两边都怕。
对岸的李殿元,却是露出了笑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