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代表李二凤,收回给他的李氏赐姓(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有着取之不尽的兵源,不给我等活路啊~」

实际上在农耕时代里,只要中土百姓们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那他们必然是能扩展到地理极限的尽头。

马蹄声隆隆,附近一队数百骑的汉军骑兵,策马呼啸着冲过来。

李光俨绝望的轻叹口气。

双手端起了长枪,领着身边剩馀的人手,再度冲了上去。

马匹交错,兵器挥舞,人喊马嘶。

一番面对面的对冲厮杀过后,冲出去的拓跋部骑兵只有七八骑,且几乎人人带伤。

而这些人之中,并没有李光俨的身影。

这位李继迁的父亲,李元昊的爷爷,在这方时空之中,连建立西夏根基的儿子都没生出来,就战死在了青铜峡外。

没人在意他的死,只有战后打扫战场的时候,会被拖走。

冲出阵列的七八骑,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场分道扬镳,拼命打马突围。

对于这些散兵游勇,成队的骑兵自然不屑追杀,他们的目标是成堆的敌军。

自有外围的轻骑们,负责截杀零散逃兵。

并非所有的拓跋部骑兵,都知道真正的生路在哪里。

大部分的骑兵,骤然遇袭的时候,本能反应就是往人少的地方跑。

结果他们跑着跑着,就跑到了黄河岸边。

河面宽阔达数百米的黄河,是这些骑兵们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泅渡的。

更可怕的是,河面上还有船,上百艘的船只堵在了河面上,彻底切断了他们的生路。

当大批汉军骑兵涌上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宣告结束。

敢于抵抗的,当场被杀。

不甘心想要泅水逃走的,则是被船上的人,以木棍敲打,咕噜噜的沉入水底。

剩下的都是投降的。

他们被捆绑起来,分队押走。

各地的矿场,将会成为他们最终的归宿。

消灭了捣乱的拓跋部骑兵,对于林道来说只是不起眼的一件小事。

他这里,则是督促横山党项们猛攻灵州城。

这等攻势只有一个效果,消耗横山党项炮灰的数量。

「差不多了。」

眼见着两天的攻势,导致横山党项炮灰们损失数千,林道颔首点头。

「换人。」

他不打算将这些炮灰都消耗在这里。

更多的则是带去西域消耗。

到了西域那儿,远隔千里万里的,他们想跑都没地方跑。

横山党项潮水般的退走,守军也是欢呼雀跃,甚至在城墙上撒尿来庆祝。

他们守住了城池,还给攻城的敌军造成巨大损失。

庆祝一番无可厚非。

可问题在于,接下来上场的兵马,是他们无法抵抗的。

依旧是同样的流程。

自愿报名的勇士们,推着庞大的盾车缓缓靠近城墙。

盾车内,装着一口棺材,棺材里面塞满了开矿用的炸药。

顶上镶嵌着钢板,还蒙着防火布的盾车,顺利靠到了城墙边上。

接着就是一声惊天巨响。

一段长达二十馀丈的城墙随之垮塌,附近的守军则是被冲天的硝烟与尘土吞没。

随着大批甲士入城,剩下的就只有清理厮杀了。

待到天色渐晚,林道方才入了城。

此时城内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平静下来,只有少部分地区还有厮杀声传来。

各处燃起的火头,自有人马去扑灭。

不过城内最大的一处火头,则是定难军节度使的官衙,也是李彝殷的西平王府。

「陛下。」

都指挥使孙行友策马前来禀报「李贼~」

「他不配姓李。」

林道当即打断「他自称鲜卑拓跋部,自是拓跋氏。」

李彝殷是典型的两面人。

向中土称臣的时候,自称李唐赐姓的李氏。

可在定难军内部,以及与其他胡虏各部打交道的时候,又称自己为鲜卑拓跋氏。

既然那麽想当拓跋氏,那林道就代替李二凤,收回赐予他的李姓。

「是~」

孙行友当即附和「鲜卑拓跋氏馀孽讳拓跋彝殷,眼见抵抗无望,于自己的王宫之中放火自尽。」

拓跋彝殷当然不想死了。

能当上王爷,掌控数州之地,百万生灵的命运,谁会轻易想去死?

可没办法。

林道压根不接受他的投降。

打又打不过,一旦被俘虏的话,下场必然是极为凄惨。

与其备受羞辱之后死去,还不如自己动手来的痛快。

当然了,怀着『我得不到,也不能让你得到的心思。』

拓跋彝殷的一把火,是将多年积攒下来的财货,以及家眷都给一块带走。

这就是死了也要恶心你一把。

林道对此却是毫不在意。

他看了眼远处熊熊燃烧的王府「无需救火,让他烧光。」

「烧光了旧时代的象徵,明天就是崭新的篇章!」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