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6章 捐献物资(2 / 2)

加入书签

“小熠的眼神真好,我还来不及敲门,他先看见我了。”

“快进来坐,”姜瑜曼带着她进门,看她大包小包拿着,问道:“你这是要去哪儿?”

“去给我爸送药,上次没带多少。”

说到这里,她像是想起了什麽,目光中难掩忧愁,“听说最近几天还要下雨,二十多里之外的公社淹了一片,要是再下,城里迟早内涝。”

“这消息准吗?”姜瑜曼神情凝重。

滞洪区的淤泥和洪水还没有疏通,决堤的水库缺口刚刚砌好,这要是再下雨,灾情会更难以控制。

“我听气象站的朋友说的,观测站已经上报了,反正做好最坏的打算。”

高霏扬了扬手里的东西,“我怕我爸一直没时间回来,所以送点东西去。”

在旁边听着的孙实甫突然开口了,“我开车送你过去吧。”

“等的就是您这句话,”高霏也没跟他客气,说完,又问:“瑜曼,你跟我们一起过去吗?”

姜瑜曼摇摇头,她确实打算送东西,但肯定不是这麽简单的一点。

“那我们先过去。”

高霏和孙实甫急匆匆走了。

姜瑜曼也没在家里久待,前几天下暴雨无法出门,今天既然放晴,又听说可能还会降雨,她打算将自己之前储存的物资腾出来,给安置点送过去。

洪灾严重,但京城的影响不是很大,雨停了之後,只有凹陷的地面积着一小片水,其馀地方只有浅浅一层没有晒乾的淤泥。

她找了个胡衕,将空间里的物资全部腾出来。

山参一直种在黑土里,又因为时间流速的关系,呈深黄色。主根肥大丶根须交错纵横丶上面代表年份的珍珠点突起十分密集。

只需一看,就知道是年份久远的野山参,效果极好。

哪怕是空间流速,养出这样的山参也需要按年计算,姜瑜曼留下一半,剩下全部拿出。

物资和野山参一起,雇脚夫抬到了京城安置点。

安置点是因洪水失去家园的灾民丶四处抢险的部队战士,看见这些生活物资,淳朴的军民都红了眼眶。

纷纷拉着这些脚夫询问,可脚夫只知道是个漂亮的女同志,不知道这位好心人的真实身份。

此时,报社编辑转了一圈回来。

看见大家围成一团,不明所以的他也跟着上前了解情况。

次日,早报上除了刊登京津冀三地洪灾情况,还专门在显眼位置感谢了一位匿名好心人,并表示希望这位好心人看见消息,尽快与其取得联系。

其他有能力报效祖国的实干家,看见报纸之後也纷纷伸出援手,一袋又一袋的物资被搬进安置点,原本简易避灾的地点,支起了锅。

民以食为天,闻着饭菜的香味,担惊受怕的人们,总算露出了这几天来的第一个笑容。

战士们也难得吃了一顿满意的饭菜。

这天半夜,傅景臣临时回来了一趟,风尘仆仆,衣服和鞋上都是淤泥。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 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 请到用户中心 - 「站内信」 页面查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