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月球上的钢铁之龙(1 / 2)
第397章 月球上的钢铁之龙
林燃一直追求的都是时间。
至于4v,不过是冷战思维下的一次操盘罢了。
运筹帷之间,把地区的经济丶产业和人口当成棋子,整个地区陷入了空前动荡。
阿美莉卡在金融上获得了胜利,也正在一点一点的蚕食台积电,亚利桑那州的台积电工厂扩大投资规模,台积电和三星丶英特尔之间的合作。
在外界视角里,阿美莉卡绝对大赚特赚,赚麻了,只是这种对待「盟友」的残忍,也是把霓虹和高丽吓一跳。
这两地方,最近这半年时间里,明显不敢对华国哈气了。
其次就是,4v的环境恶化之下,来华国建厂丶工作人数明显上升,尤其是东南沿海,台资和去年上半年同比上升幅度超过50%。
华国获得了人口和中低端产业。
宋南平觉得这招堪称是天外飞仙,从台北地界的反应来看,达到了极好的效果,这是过去**办数十年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开始出现了大量自称是华国人的声音。
根据各家民调显示,中华认同都大幅提升,在部分偏蓝机构做的民调里,中华认同甚至出现了压倒性占据上风的情形。
五年时间?宋南平觉得林燃还是悲观了,以华国现在的发展速度和卷的程度,这不得起码节约十年时间啊。
「教授,我很好奇,您是如何说服约翰·摩根和你配合的,在燕京方面看来,这次技术转让,
几乎是卡在了他们答应条件的上限来的。」
宋南平和林燃共事也有快五年时间了,他很清楚林燃的风格,有事说事,放过去这种问题肯定不好问出口,但现在大家有一定互信基础,他实在难掩内心好奇。
谈判是有范围的,是有一个区间在的,区间的上限和下限相差能非常大。
比如企业招标,一个100万的标案,企业肯定是希望中标的企业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报价越低越好,可能标价是100万,实际签合同的时候就剩下10万。
这就是所谓区间,100万是给你看的,10万才是你真正能拿到手的。
和阿美莉卡的谈判也是如此,对拿到半导体技术,燕京方面本着一个有多少算多少的态度,他们更在乎的是打掉未来的治理成本,打掉地区的预期。
「燕京方面压根没有想到,霓虹会愿意出口这麽多技术。
光刻机设备也就算了,毕竟华国自己都快要攻克28nm了,就差临门一脚,在临门一脚前给你出口技术,是发达国家惯用使俩。
但大量次一级材料相关技术的打包销售就实在有点让人感到惊喜了。
霓虹在半导体产业链中扮演着一个独特的角色。
它不像阿美莉卡那样在晶片设计和高端设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也不像高丽那样在存储晶片和面板领域拥有巨大优势。
霓虹半导体产业支柱在于上游的材料和设备,尤其是在28nm成熟制程中。
在半导体制造所需的19种关键材料中,霓虹企业在其中14种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包括高纯度矽片丶光刻胶丶高纯度化学品和各种特殊气体。
一旦华国实现了28nm全产业链的自主化,本土企业将优先使用国产材料,这将直接冲击霓虹材料供应商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对于这些霓虹企业来说,华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失去这个市场,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在燕京看来,这回霓虹多少有点被我们和华盛顿的联手给吓到了,都开始以身饲虎。
阿美莉卡会同意,这实在有点...」
宋南平有点词穷,本来以为是一点一点咬下来,慢慢谈,谁能想到直接给你来了个鸡肋大餐。
也许帐面上,华国的收益不如阿美莉卡来的直接,从长远来看,细水长流之下,每年都能节约几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还是很可观了。
「哈哈,因为我很清楚要如何和老约翰·摩根打交道,我很清楚他想要什麽。
华尔街不会有卖国的概念,他们只有数字游戏,脑海里只有数字。
如果我们开价合适,把白宫改名为黑宫他们都愿意。」林燃没有细说,只是开了个玩笑。
宋南平内心疑惑:黑宫?为什麽是黑宫。
他觉得这个比喻实在是莫名其妙。
燕京「黑宫?有意思。」
「华尔街的资本家,他们最恐惧的是什麽?」
「当然是亏损,是无法掌控的风险。」
「不,这些都是表象。他们真正恐惧的,是失去绝对的控制权。
无论是金融市场的波动,还是政府的监管,只要他们能控制,那都不叫恐惧。」
「华盛顿,无论是白宫还是国会,对于华尔街而言,都只是一个工具。他们可以利用这个工具去掠夺全球的财富,去制定有利于他们的规则。
但是,当这个工具开始出现不确定性,甚至可能脱离他们的掌控时,他们就会感到恐惧。」
「我想林燃所说的『黑宫」,指的就是华尔街自己成为白宫。
约翰·亚当斯·摩根之所以在这个年纪重新出山,他想的不仅仅是这次对4v经济的收割,他想的是如何将华尔街的意志,彻底凌驾于美国政府之上。
他想让白宫成为华尔街的傀,成为一个只为资本服务的机构,就像过去那样,从制度上避免再出现下一个大T。」
「所以,这次和我们的交易,对他来说,是一次投名状。
他让我们看到,华尔街有能力在不经过白宫官方同意的情况下,和我们达成如此重大的战略合作。
他是在向我们展示,他有能力绕过阿美莉卡的政府体系,直接与我们进行交易。而这种能力,
正是他未来掌控阿美莉卡政府的底牌。」
「所以林燃并非是简单地与摩根进行利益交换,而是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利用华尔街对权力的渴望,为我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技术?」
「未来,我们和华尔街,会是一对特殊的合作夥伴。
他们会继续利用我们来制衡百宫,而我们,也会利用他们来发展我们自己。
这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博弈,谁能笑到最后,就要看谁的智慧更高一筹了。」
林燃会觉得燕京方面是不是想太多,老约翰·摩根这样的纨绮子弟还能有这样的野望?我说黑宫也不过是想到了,我曾经给马丁路德金出的主意。
陈明辉是一位在半导体产业摸爬滚打二十年的老兵,现在是明辉精密化学的创始人兼董事长。
他的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半导体封装材料领域小有名气,为台积电丶联电等大厂提供高质量的特种化学品。
主要就两个拳头产品,高纯度环氧树脂和特种锡膏,这两种材料在晶片与基板连接时至关重要,哪怕是百万分之一的杂质,都可能导致晶片失效。
他的公司是整个4v半导体产业生态中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的缩影,是整个产业毛细血管中的一员。
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半导体企业,构建起了4v的半导体产业。
毛细血管容易被忽视,但当毛细血管开始堵塞的时候,你的心脏再强大也会停止跳动。
最初的恐慌始于今年四月。
股市毫无徵兆地暴跌,但陈明辉没太在意,他以为是市场正常波动。直到五月,一则则来自华尔街的分析报告开始在圈内疯传,予头直指其半导体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
报告称,随着阿美莉卡和霓虹对中国的半导体技术松绑,华国自主研发进程加剧,华国本土企业将迅速崛起,替代4v的元器件供应商。
「这是疯了吗?」陈明辉在电话里愤怒地对他的股东吼道,「他们知道我们在做什麽吗?我们和台积电合作了几十年,我们的产品品质是大陆那些公司能比的吗?」
然而,市场恐慌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
那些依赖中国大陆市场的元器件厂商股价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塌。
陈明辉的公司虽然未上市,但也受到了波及。
银行开始收紧贷款,客户订单开始变得犹豫,他甚至听到了裁员的传闻。
「爸,我们是不是要考虑一下了?」他的儿子,一位刚从阿美莉卡留学归来的年轻工程师,看着公司最近一个月的财务报表,忧心地说道。
陈明辉沉默了。
他知道,这不是偶然。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燕京方面突然宣布,暂停对4v地区产品的部分关说优惠。
这个部分产品打击的非常巧妙,正好是围绕28nm的产品,这让所有4v从事半导体的人士更是感觉到被浇了一盆冷水,从头顶到脚底,透心凉。
因为这意味着什麽?不但意味着,华国拿到霓虹技术转让之后,要把蛋糕全部留给内地企业,
更加意味着窗口红利的消失,这是更加绝望的事情。
阿美莉卡的打压和收割看不到终点,华国还关闭了窗口红利。
就在陈明辉陷入绝望时,一通来自大陆的电话,让他看到了转机。
「陈董,我是王平,来自鹭岛市经济发展局。」电话那头,「我们了解您公司目前的困境,我们相信,技术和人才才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大陆对您这样的中小企业非常欢迎,我们为您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土地丶税收和人才补贴,我们希望您能来大陆发展,共同把半导体产业做大做强。」
陈明辉的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通电话是大陆方面对他们这些企业主抛出的橄榄枝。
他考虑了几天,最终决定飞往鹭岛。
在鹭岛的一个半导体产业园,陈明辉见到了王平,这位华国的技术官僚,谈到技术的时候很专业,工作也很卖力,休息时间早早就在产业园等他的到来了。
这让陈明辉想到了数十年前,4v的技术官僚也是这样勤奋刻苦。
「什麽?你是水木毕业的?还是博士?」闲聊之下,陈明辉震惊,因为对方自我介绍只是办事员,没有职位在身。
他当然知道华国水木和燕大这两所高校的含金量,绝对的Top2,化学专业的博士,难怪这麽专业,很清楚他们这类企业搬迁的痛点。
王平还是博土,这样的背景这样的履历,在大陆居然只能做一个地方政府的小小办事员?
「是的,内地的博土,能在鹭岛这样的准一线城市当公务员,已经算比较好的去处了,内地很大,同样的也很拼,大家都得拼。」王平苦笑道。
他知道对方的弦外之音,这是他和很多第一次从4v跑到内地来的企业家打交道时要解释的事情。
在大陆博士去街道办干劳务派遣的都有,现在都不能成为新闻了。
陈明辉内心暗下决心,还是得让自己儿子移民去阿美莉卡,内地实在太恐怖,以自己儿子的尿性肯定卷不过内地这帮卷王。
他也见到了来自大陆的同行,一位名叫李建国的工程师。
「陈董,我一直很敬佩你们在半导体封装材料上的精细工艺。」李建国握着陈明辉的手,热情地说道,「我们虽然也有研发,但在材料的稳定性丶纯度和良品率上,和你们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一直想学习你们的know-how。」
陈明辉的心里涌起自豪,但更多的是悲哀。
通过和李建国的对话,陈明辉从这些大陆同行身上感受到了对技术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他们也知道,宽虹和阿美莉卡给他们的是鸡肋,但他们相信,有了这些鸡肋,他们就能更快地突破技术瓶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