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人类群星闪耀时(2 / 2)
林主任,围绕人工智慧提出了技术奇点这一概念,认为技术奇点的到来,将彻底改变现有人类社会的格局。
研发只是它能够起到作用的一方面,从工业生产到货物运输,它能彻底取代人类。
而谁先到达技术奇点,将对后来者形成对方无法赶上的优势。
希望各位能够围绕这一观点畅所欲言。」
约翰·麦卡锡环顾四周,他认识的就是做人工智慧或者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专家,不认识的,要麽是企业高管,要麽是白宫官僚。
他不由得感慨于林燃的影响力。
随便一番话,能够把这麽多人请到白宫来开会。
冯·诺伊曼作为原子能委员会委员,在发现身患癌症,在华盛顿瓦尔特·立德军医中心治疗期间,阿美莉卡的国防部长,陆丶海丶空三军参谋长齐聚在他的病房开会。
在麦卡锡看来,林燃这地位和影响力和冯·诺依曼教授也不相上下了。
「教授,我是国防部ARPA的主任杰克·鲁伊纳,我昨天特意去纽约参观了深蓝再赶来华盛顿的,我去参观的时候它的胜率是70%。
这对一个机器来说已经非常高了。」
杰克·鲁伊纳,波兰裔,电气工程领域的博士,不过没有太多学术成就。
在他的任内,把ARPA的预算从1.6亿美元提高到了2.5亿美元,而且提高的这部分预算大部分都给他一手主导成立的信息技术办公室。
可以说他是林燃天然的支持者。
「而且它和过去IBM给我们展示的乔治敦实验室技术也截然不同,它完全依赖于机器自己进行规则上的计算。
但它的本质仍然是一种规则计算,只是把手工制定好的编码规则和小型词汇表变成了制定好的规则和编码表。
这会让我产生怀疑,你所说的人工智慧是否真的能实现?
我们都知道看上去能做到和理论上能做到之间有差距,而理论上能做到和实际上真的能做到之间就更加有差距了。
你如何保证,那个看上去美妙的技术奇点,我们真的能做到?」
作为ARPA少有的,罕见的,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学术型官僚,杰克·鲁伊纳的问题非常的一针见血。
其实这个锅还是得给IBM。
IBM为了拿补助丶拿项目,把国防部都给忽悠瘸了。
以他提到的乔治敦实验室为例。
阿美莉卡想要实现俄语和英语的快速翻译,想靠着计算机实现这一点。
然后IBM说我能做到,在1954年的时候,也是1月,1月7号,在纽约的总部把国防部官员们和各界记者们请到现场来做展示。
通过一台IBM701计算机,将61句俄语短句自动翻译成了英语,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新闻上报导有限,但在军方内部形成了实际上的影响,那就是给IBM乔治敦实验室提供了非常多的研究经费。
但每次问就是进展很好,实际效果却非常一般。
IBM和乔治敦联合研发的这个机器翻译,一直停留在一个很粗糙的水平。
一直到三年后,新成立的自动语言处理谘询委员会发现乔治敦IBM项目远不及预期,整个项目经费被砍到只剩下一点点。
不过现在军方对乔治敦他们的耐心也在急剧减少,直接就体现在杰克·鲁伊纳对IBM的不友好上面。
林燃解释道:「我们用已有的数学工具可以构建一个理论框架,来证明人工智慧带来的技术奇点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
我们将技术水平定义成随着时间t增长的函数.」
林燃把未来技术奇点的数学模型拿出来,说完后接着说道:「我觉得这只是论证了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这是有可能的。
刚才鲁伊纳主任提到了IBM和乔治敦联合做的机器翻译项目。
他们进展缓慢,这是因为他们都是废物。
他们的重点放在规则层面,实际上以现有技术完全能够实现比十年前好要好得多的效果。
只需要两个月,我远程指导他们两个月时间,他们的效果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林燃话音落下后,台下坐着的IBM CEO沃森直接说道:「IBM会尽全力配合教授。」
坐在林燃边上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我很期待,教授亲自指导后的翻译机。」
林燃接着说:「人工智慧的构成由机器丶算法和学习内容这三者共同构成。
机器的计算能力决定了它的智能程度。
IBM制造的大型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让它能够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算法则能决定它能发挥多大的威力。
最后的学习内容,则决定了它的智慧程度。
人工智慧,它一定和人类似。
人的智慧程度取决于他接受的教育,他的智商和他的经验决定的。
智商对应的是算法,包括逻辑推理丶问题解决丶记忆和语言理解等先天或遗传决定的能力。
教育是人类通过系统性学习获得的知识丶技能和思维方式,它类似于人工智慧中机器的能力,机器的计算能力为智能的实现提供支持。
经验则就是数据了。
在乔治敦这个项目中,他们用的机器是IBM701,算法是一个纯规则的算法,而语料则是一些俄语和英语对照的句子。
从IBM 701提高到IBM最新的机器,增加语料的丰富程度,对算法进行优化,它体现的效果自然会好得多。」
和国防部但凡是知道乔治敦项目的,都会对林燃提出的技术奇点概念,表示质疑。
因为他们觉得这不现实。
而林燃要做的就是直面这种质疑。
既然做好了要把老美预算烧进人工智慧这个无底洞,林燃早就做好了充足准备。
就怕你不提乔治敦项目。
还好台下有捧哏。
林燃要的效果就是让在座的人都意识到,人工智慧在他的主导下,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教授,我赞同你的观点。
人类大脑有10的11次方个神经元,当机器的电晶体数量达到这个量级之后,我们是完全有可能让机器实现和人类一样的思考能力。
只是我也会有疑问,大脑的神经元它处理的信号包括了模拟信号和离散信号,可电晶体也好电子管也好,都只能处理0或者1的电子信号,它是一个离散的电子信号。」马文·明斯基说。
哪怕是人工智慧专家,在当下也会怀疑,机器真的能达到和人一样的水平吗。
「电晶体也能处理连续的模拟信号。
而且IBM从701到7090只花了八年时间,就把运算能力从2000次每秒进化到了10万次每秒。
我们不一定要做到和人类一模一样的大脑,它会慢慢成为人的工具,这也是一种技术奇点。
只是这种技术奇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奇点影响那麽大。
从只能用于数学计算,到可以用来进行机器翻译,再到现在的可以在西洋棋领域下赢人类棋手,机器的进步速度远超我们的理解范畴。」
在白宫开了足足半个月的会,后来也被认为是人工智慧的奠基会议。
尽管阿美莉卡成立人工智慧委员会,以及给人工智慧相关企业丶科研机构经费拨款要等到新的乔治敦翻译机亮相,但人们还是把这场1月会议认为是人工智慧的奠基仪式。
至于为什麽,人工智慧明明在阿美莉卡奠基,最后华国把技术奇点实现了,那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