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电竞不应是青春的「孤注一掷」(1 / 2)
第466章 电竞不应是青春的「孤注一掷」
「林记者,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江明说得有些倦了,便端起茶杯轻啜一口,语气不疾不徐,仿佛闲谈般开口:
「假如你是一位家长,你会愿意让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丶好不容易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放弃学业,去从事一份月薪仅有一两千丶甚至连基本食宿都难以保障的电竞职业吗?」
嗯,名牌大学单指金陵大学,不动声色地抬了一手母校。
感谢领导们一直以来对江姓孙猴子的大力支持。
「那当然不可能。」林雨菲几乎是脱口而出。
话刚出口,她才猛然意识到什麽,眼神中透出几分难以置信:「月薪一两千,连吃住都成问题——江总,您这话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我可是NXG俱乐部的老粉丝了,不管是您之前与虎牙合办的电竞体验营,还是S3赛季时NXG初代选手的待遇,我都略有耳闻。据我所知,他们的月薪可都是以『万』为单位的。」
「而且就NXG选手们的食宿条件,我可是羡慕得劲。」
「一点也不夸张。」
江明摆了摆手,打断她:「林记者看到的,是成名之后丶是拿到了LPL冠军丶S3世界冠军,有了众多商业赞助的NXG。但在我们踏入LPL之前,住得依I旧是地下室,选手们的三餐更多是路边炒饭,哦临时打个GG,金陵大学旁边老城街道的杨炒饭味道挺不错的·.
所以,可想而知那些仍在次级联赛挣扎丶连杯赛资格都拿不到的小战队一一选手们的处境,比我描述的只会更加艰难。」
「首先,在主流社会的认知里,『电子竞技」几乎等同于『网路游戏」,职业选手则被视作『网瘾少年』,整体社会形象并不正面。绝大多数家长强烈反对孩子走上电竞这条路,认为这不是一份『正经职业」。」
「在这种缺乏社会认同的大环境下,绝大多数战队根本拉不到商业赞助。他们的资金来源,多半是靠个人爱好支撑丶或是网吧老板基于宣传目的给予的微薄支持,再就是比赛奖金一一而就连这为数不多的奖金,也常常被长期拖欠。」
收入微薄,奖金难到手,还要天南地北地奔波参赛,这样的电竞队伍,生活条件和待遇又能好到哪里去?
这就是为什麽玩家能在网上看到,有关若风地铁拉赞助丶CS战队坐几天绿皮火车打比赛丶地下室泡面战神等电子竞技心酸照片了。
而这还不是最触目惊心的。在电竞早期,由于赛事规章混乱丶缺乏有效监管,选手普遍低龄且缺乏教育背景,甚至出现过黑心战队对选手进行人身控制丶将其当作「黑奴」使唤的极端案例。
听着江明娓娓道来的叙述,林雨菲不自觉地微微张开了嘴。她确实从未想过,在那一片光鲜亮丽丶鲜花与掌声簇拥的电竞舞台背后,竟隐藏着如此曲折丶甚至残酷的过往。
「所以,您从一开始就预判到,父母不会同意您走上职业电竞这条路。」
「没错。」江明语气平静,「对大多数中国式父母而言,竭尽全力为子女铺就一条安稳的道路,几乎是一种本能。哪怕有时会因为认知局限或沟通方式的不当,让结果偏离初衷...」
「正因为理解他们的担忧,我才觉得,与其硬碰硬地对抗,不如用事实说话。」
「我明白了!」林雨菲眼中一亮,迅速捕捉到他话语中的关键,「一条前途未下的职业选手道路,与个人出资丶组建战队丶开拓全新领域的创业行为一一在父母眼中,这的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