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还胆敢向我还击?!】(4.1k)(1 / 2)
第283章 【还胆敢向我还击?!】(4.1k)
印联邦士兵的操作,再次刷新了蓝星网友们的认知下限。
三面受敌的情况下。
整个炮兵阵地的印联邦士兵,想的不是反击,而是不把大炮留给对面....看上去是没什麽毛病。
但问题是共和国这边的士兵小组,只有三人啊。
一整个炮兵阵地的土兵。
竟然没有一个仔细分析探查一下,在遭受三名共和国战士袭击的一瞬间,就只想着跑了。
这样对比之下。
那个提出将火炮炸掉,不留给共和国的印军士兵,已经算是精锐了。
毕竟其他人只想着跑。
而那个还想着把武器弹药销毁。
很快。
视频画面中,炮兵阵地的印军士兵,就已经全部逃窜消失。
而【庞国兴】战斗小组的三人,这才从山坡上冲下来,看着散落一地的装备,简单地清点一下后。
继续顺着道路追击印联邦的残兵败将。
而此时。
已经距离半夜夺取的无名高地,超过了七公里的距离。
而此时。
视频中的视角向上拉升。
直播间内的蓝星网友俯瞰整个地区。
这时。
庞国兴小组处弹出标记,随后是后方的路上,也突然弹出一处标记,而这处标记的介绍竟然是昨夜印联邦的溃军。
大约有200人。
直播间内的蓝星网友神色不由得不怪,为什麽?
因为这些印联邦的溃军,作为逃跑的一方,都没有共和国这临时组成的三人战斗小组冲得快。
很快。
视频的画面再次落下。
落在了【庞国兴】战斗小组三人这边,三人也发现了那200多的印联邦溃兵,但是面上却是没有丝毫惧色。
在简单的交流后。
三人再次分散开来,找到了三处掩体处,随后静静等待着那200多印军溃兵的到来。
不多时。
那些印联邦的溃兵就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这边的埋伏地。
砰!
一声枪响之后。
三面围攻,密密麻麻的枪声在群山中回荡开来。
陡然遭受袭击的印联邦溃兵,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压根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逃的人比打的人还多。
200多名残兵败将,竟是没有怎麽还击。
就四散跑得无影无踪。
当然。
地面上还留下了三具尸体。
这也是在那些印联邦士兵全力逃跑下,好不容易留下的战绩。
看着四散奔逃的印军士兵。
三人也没有继续去追。
毕竟有心无力。
三个追二百个上哪追去。
检查了一下弹药后,三人继续向前搜寻着敌军的身影。
也或许是跟炮兵有缘。
在已经端了两个炮兵阵地的情况下,三人战斗小组很快又发现了一个拦在路上的印军炮兵阵地。
但是这个炮兵阵地的位置太好,并且人数也多。
三人只能先行隐蔽,探查前面印联邦炮兵阵地的情况。
好在此时后方的大部队也已经追了过来。
见状。
三人立马回归队伍,并且指明方向,给出了前方炮兵阵地的具体情报。
没有多一会。
整个阵地就被共和国的连队团团包围。
这一次。
因为人数众多,所以压根没有印联邦的土兵跑掉,并且也没有来得及炸毁他们的火炮。
共和国这边在这里缴获了8门火炮。
至此。
这场战斗也终于落下了惟幕。
随后视频中浮现出【庞国兴】战斗小组的三人照片,同时下方还有此次战斗的记录,以及一句经典名言。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如果说看视频之前,众人还在疑惑到底是什麽样的战斗,才能让共和国的战士说出这样『霸道」的话。
但是看完了视频后则发现,真是一点没有瞎说。
对于那些印联邦的士兵来说,共和国这些战士一出来,全都吓得逃窜。
战斗的自信是打出来的。
而拥有这样战斗自信的共和国战土,理所当然地能够说出这麽霸道的名言。
于锋这边待播放完视频,才开口说道:
「好了。」
「这就是此时冷战阵营的分析与变幻,以及共和国与印联邦的局部战斗。」
「有想了解更多的水友们,可以前往剧情中参与,亲身体验。」
「如果有什麽不懂的,可以在官网轮胎收攻略。」
「比如共和国与印联邦的战争,搜『共和国反击战」几个字就能出来。」
「下次爆料还是下周末的同一时间。」
「大家有兴趣地继续。」
「有什麽新鲜的剧情情报,也可以私信给我。」
「今天就到这了。」
说完。
于锋这边关闭了游戏,伸伸懒腰下播。
而极星的游戏论坛内。
则是多了许多关于『地球」内的情报爆料。
都是玩家们根据于锋的爆料整理出来的,同时也有许多之前没有关注的信息,突然发现能与之关联上。
慢慢地。
蓝星玩家在于锋这边爆料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各个方面的细节。
以于锋这边的爆料为基础。
随后扩大了好几倍的情报补充下来。
让许多蓝星玩家也了解了更多。
于锋这边也转发了补充的帖子,『地球」的世界观更加完善,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当然。
这是蓝星玩家这麽认为的。
另一边。
【全球反恐】dlc内的主线剧情,也在短短两周的时间内,走得差不多了。
因为蓝星现实中过去一天,游戏内就会过去几天的时间。
所以当两周以后。
此时的阿富汗联邦,已经彻底沦陷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反恐战斗。
而阿富汗联邦失败的速度,也超乎了蓝星网友们的预料。
毕竟是号称『帝国坟场」。
结果刚打两个月,整体战线溃败,政权被美联邦联合本地势力推翻,彻底变成了美联邦的驻军大本营。
前后反差之大令人咋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