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上甘岭,骑虎难下的美联邦】(4k)(1 / 2)
第242章 【上甘岭,骑虎难下的美联邦】(4k)
被轰炸的间隙,沈炎这边打开『实时地图」反覆的查看。
想看看上甘岭这里到底哪里特殊,值得美联邦这边集中火力轰炸。
但是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来哪里有问题。
目前靠近美联邦的那两个高地,只有两个连的志愿军士兵,但是美联邦动用的火力都够轰炸几个师级单位了。
大地不断地颤抖。
沈炎蜷缩在坑道里,双手死死捂住耳朵,可那些爆炸声还是震耳欲聋地传来。
美联邦这架势,好似要把整个山头炸平。
炮轰一直持续近两个小时。
直到最后一枚炮弹落下后爆炸,沈炎的耳朵里只有尖锐的耳鸣,再无其他声音。
沈炎晃了晃脑袋,抓起旁边的步枪。
山坡下。
密密麻麻的美联邦士兵,正呈散兵线的状态推进,那些美联邦的士兵走得很慢,看上去像在郊游一般。
似乎在认为阵地上不可能有活人了。
那可是整整两个小时的炮轰。
上千吨的炮弹都轰炸在了这只有3平方公里多的地上。
山坡上。
地面开始蠕动,一个个志愿军的战士从战壕中站起来。
两个小时的轰炸,将整个山头炸的尘土飞扬,挖的战壕全都埋上了,好在都是一些浮土,志愿军们这边不动声色等着美联邦土兵的靠近。
二百米....一百二十米....越来越近。
直到能近距离下,清晰的看到对面的脸,而最前方的美联邦士兵也面露惊恐之色,发现了还活着的志愿军战士。
刚刚张嘴想要大喊。
砰一—!
「打!!!」
随着枪声爆发。
阵地上存活的志愿军战士,对着美联邦的士兵开始射击,前排的美联邦士兵如同割麦子一样倒下。
所有人都懵了。
完全没有想到志愿军还有战斗力。
要知道这个地点,可是美联邦这边精挑细选的。
沈炎为什麽没有分析出这里的重要性?
因为这里本身就不是重点,美联邦大规模进攻这里,实际上是想搞一场面子战役,挽回一些国际上的舆论。
在他们精挑细选下,上甘岭这里便作为了目标,
而美联邦这边也将这次行动,称为『摊牌行动」意思不言而喻,我摊牌了,我就是火力强大欺负你。
原本想着利用火力强大,快速夺取两个阵地,然后宣传舆论一波。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
这轰炸了两个小时的山头上,还有存活的志愿军。
双方的战斗陡然爆发。
懵逼的美联邦士兵反应过来后,立刻开始了反击。
进攻志愿军两个高地的是美联邦的一个团,以及南边伪军的一个团。
两个团打阵地上的两个连的志愿军。
加上已经提前轰炸了那麽久。
到下午时分。
美联邦这边的士兵终究是慢慢推上山头。
沈炎这边则是在战斗中死亡。
只不过游戏内的剧情却并没有结束,而是在沈炎死亡后,再次出现在志愿军的队伍中,并且也接受到了夜晚夺回阵地的任务。
此时。
美联邦这边本身就是为了做舆论工程。
所以在夺取阵地后,立即派了记者过来,不过也对志愿军很了解,所以采访之后并没有让记者第一时间发表。
而是在等待着晚上。
只要守住了晚上,那麽这篇报导立刻就会传遍全世界。
不过随着夜晚降临。
对于白天丢失的阵地,志愿军这边组织了四个连队进行反攻。
经过一夜的激战。
将那丢失的两个阵地再次夺回。
然而。
白天的美联邦部队,在次向每个山头派出了一个团的兵力。
对志愿军夺回的阵地发起进攻。
于是。
美联邦凭藉庞大的兵力和火力,再次夺去了上甘岭在这里的两个高地。
只不过光夺取回来也没有用。
因为必须得守住才行。
天色很快就黑了下来。
沈炎再次出现在志愿军的队伍中,人都已经有些麻了。
这两个小高地。
美联邦是疯了吗?
不惜一切代价的夺取?
很快。
激烈的战斗再次开启,白天是美联邦的主场,而夜晚就变成了志愿军的主场。
阵地再次被夺了回来。
于是乎第三天..
美联邦再次增派一个团的兵力。
一共两个小高地。
每个小高地使用三个团的兵力,进行攻打。
阵地再次易手。
落到了美联邦的手中。
美联邦这边就像赌徒一样,不断增加着筹码,从一个团,两个团,再到全部兵力三个团压进上甘岭的阵地。
他们怎麽也想不通。
就这麽一个小高地,志愿军为什麽死守着不放。
殊不知。
阵地对于志愿军来说,人可以死,但是阵地不能丢...
现在美联邦的三个团压上这只有3公里多的小高地,饶是志愿军这边也感到麻烦,实在是太多人了。
兵力的差距根本没法打啊。
只不过.
美联邦这边将全部兵力压了过来。
那老巢呢?
想到了这一点的志愿军,当即便在夜晚派出了一个排的侦察兵,绕到了美联邦的大本营第7师所在处。
果然。
兵力空虚。
沈炎这次的身份再次变化,变成了跟在侦察排一起行动的侦察兵。
跟随着志愿军一起对美联邦大本营的部队发起伴攻。
很快。
位于上甘岭处三个团的美联邦部队,紧急调回。
而这时进攻大本营伴攻的侦察排却早已撤退。
当美联邦的兵团紧急调回,志愿军45师当机立断出手,经过半宿的激战,再次夺回了上甘岭的两处高地阵地。
此时。
经过四天的激战,
双方都发现了不对。
志愿军这边最开始以为美联邦的部队,是打算在上甘岭方向伴攻,结果美联邦一天比一天的兵力多。
似乎这里是主攻方向。
于是乎开始派出大部队前往上甘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