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7章 指鹿为马(1 / 2)

加入书签

第297章 指鹿为马

等耶律浚留下的两位太妃和三个新晋契丹少妇一脸满足地被宫人搀到另一个房间休息,赵俣才问怀中的萧普贤女:「她几个身份不一般,你将她们弄来,没问题罢?」

赵俣这也是玩过了,才知道那个没什麽经验的美妇和那个三十多岁了还是处女的美妇竟然是辽国的太妃丶耶律延禧的小妈,那三个契丹少女都是辽国重要大臣或重要将领家的女儿。

那三个契丹少女也就算了,估计在这个辽国快要灭亡的时候,她们各自背后的家族巴不得跟赵俣扯上关系,好多一条退路。

而那两个太妃,老实说,身份有点敏感。

萧普贤女胸有成竹地说:「一则,国破人乱,她等无家可归,官家将其收留,乃大善之举,无可厚非;二则,官家既已准备废掉辽主,立其子为辽国皇帝,挟辽天子以令辽国诸侯,自当恩威并施,方可教辽人听命行事,她们不过一些无关紧要妇人耳,若有辽人胆敢以官家收留她等指责官家,岂可留之?」

赵俣听明白了,萧普贤女这有点「指鹿为马」的意思。她明显是想用这招来测试辽国朝堂中谁顺从赵俣丶谁反对赵俣,以此巩固赵俣在辽国的权力。

可以想像,对那些附和赵俣祸害辽国这些身份不一般的辽国美人的辽人,萧普贤女会视其为自己的党羽,加以拉拢重用;

对那些敢对赵俣收这些有争议的辽国美人有怨言的辽人,则认定为反对者,随后藉机清除,排除异己。

这一行为本质上是通过混淆是非的手段,进行权力试探和政治清洗,最终达到独揽朝政的目的。

听了萧普贤女这一番深思熟虑丶逻辑严密的分析,赵俣不禁暗暗佩服她的心机丶手腕与决断。

赵俣轻抚着萧普贤女柔顺的发丝,心想,『我应该是选对人了,你应该能帮我放干辽金两国的血,甚至能帮我耗干蒙古诸部的血,让我最终成为草原霸主,一统两原……』

赵俣不知道的是,萧普贤女看得很明白,耶律敖卢斡是萧瑟瑟的儿子,不是她的儿子,她甚至都不是耶律延禧的妃子,她当辽国的太后,不合理也不合法,只能是靠赵俣力挺她,她才能当上辽国的太后,获得辽国的最高权柄,没有赵俣力挺她,她分分钟都得被辽人给赶下台。

这就没什麽好说的了,萧普贤女必须牢牢地站在赵俣这边丶站在赵宋王朝这边,这她才能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而且,萧普贤女很清楚,赵俣之所以没有将辽国完全交给萧瑟瑟,就是因为萧瑟瑟心里有辽国,赵俣选她跟萧瑟瑟一块执掌辽国,就是因为这些年她一直坚定不移地帮赵俣算计辽国,帮赵俣从辽国取利。

关键,萧普贤女十分清楚,她跟萧瑟瑟不同,萧瑟瑟曾是耶律延禧的文妃,给耶律延禧生的儿子耶律敖卢斡有辽国皇帝的血脉能继承辽国,而她给赵俣生的那三个儿子体内流淌的都是赵宋王朝皇帝的血脉,是不可能继承辽国的皇位的,他们就算是继承,那也只能是继承赵宋王朝的皇位。

换而言之,萧普贤女虽然是契丹人,但自从她嫁给赵俣的那一天起,她实际上就已经跟辽国划清界限,成了赵宋王朝更准确地说是赵俣的人了。

所以,萧普贤女很清楚她的屁股该坐在哪边,她也用行动向赵俣表明,她一定会帮赵俣丶为赵宋王朝从辽国尽可能多地得到好处。

将这几个辽国美人献给赵俣,就是萧普贤女对赵俣忠诚的明证,也是她权谋布局中的精妙一环。她深知,这些辽国美人的身份虽敏感,却能在乱世之中成为一把双刃剑,一面可以用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辽人,另一面则能作为纽带将更多渴望生存与权势的辽人捆绑在赵俣的战车之上。

赵俣和萧普贤女经过充分的沟通后,又大战了一场。

一个多月后,萧普贤女和萧瑟瑟同时传来喜讯——她们又怀孕了。

与此同时,云地也传来了喜讯——宇文虚中他们捉到了耶律延禧……

……

将时间拨回半年前。

耶律余睹突然叛辽降金,出乎完颜阿骨打的意料。

反应过来,完颜阿骨打就不禁狂喜。

要知道,耶律余睹可是少有的能跟一众金国猛将正面交锋的辽国猛将。

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耶律余睹的身份背景足以撼动辽国的根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耶律余睹可不光是萧瑟瑟的妹婿,他还是辽兴宗耶律宗真的外孙。

因为有这样的身份,耶律余睹一直都是耶律延禧的亲信,常年执掌辽国的军队,他在辽国的地位差不多就相当于历史上的高俅,而且还是自己统兵的高俅,他对辽国的军事部署丶防御弱点乃至皇室内部矛盾了如指掌。

耶律余睹的投降,对金国而言,无异于得到了一把撕开辽国防线的「金钥匙」。耶律余睹能直接提供辽国核心防御区域的布防图,包括辽中京的兵力配置丶粮草储备,甚至包括燕平地区的兵力配置丶粮草储备。

耶律余睹还极为了解辽军将领的性格与作战习惯。

这能让金军避开辽国的精锐防线,精准打击其薄弱环节。

此前,金军虽连胜,但对辽国腹地的进攻仍需步步试探。

而如果有了耶律余睹的指引,那金军再南下,将如入无人之境。

还有,作为辽国皇室近亲与重臣,耶律余睹的叛降本身就是对辽国统治合法性的沉重打击。只要他在降金后,公开痛斥耶律延禧的「荒淫无道丶滥杀忠良」,并号召辽国境内的部族与将领「弃暗投明」,这直接就能动摇辽国的士气,不少原本犹豫观望的辽国官员丶将领会纷纷效仿耶律余睹弃辽投金,加速辽国统治体系的崩塌。

对辽国而言,耶律余睹的叛降则是一场致命的「雪崩」开端。

耶律延禧本就因连年战败而猜忌心极重,耶律余睹的叛变让他更加不信任身边的宗室与将领。

耶律延禧更愚蠢的是,随后竟下令诛杀了一批与耶律余睹有旧的大臣,这进一步将更多人推向了金国阵营。

同时,辽国的边防军因主将叛降而陷入混乱,部分部队直接溃散,另一部分则可以在耶律余睹的劝降下倒戈。

可以说,耶律余睹的投降,不仅让金辽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彻底失衡,更从内部瓦解了辽国的统治根基,成为辽金战争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辽国虽弱,仍有苟延残喘的可能;在此之后,辽国的覆灭似乎好像也许已进入倒计时。

完颜阿骨打是何许人也,他立马就意识到了耶律余睹叛辽降金的价值,并稳准狠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耶律余睹来投金国时,完颜阿骨打正在咸州,他很看好咸州这个地方。咸州是一座军事重镇,南临清水河,北依黄龙岗,素有「北枕黄龙南抚青龙」之说,完颜吴乞买已经在城内营造了好几座宫殿和寺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