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4章 少女 少妇与成熟女人的区别(2 / 2)

加入书签

总之,她们以一种近乎渴望的姿态,迎接着可能改变她们命运的风雨。她们甚至开始主动出击,不再局限于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垂怜,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编织着一张张复杂而精细的网,企图捕获那个能够给予她们新生与希望的男人的心。

她们还以长辈的身份,不动声色地引导着年轻一辈的辽国美人,用温柔的话语和过来人的经验,说服她们接受现实,把握眼前的机会。

在这样的氛围下,成平殿内的辽国美人逐渐形成了两个阵营:一方是那些坚持寻找归途,不愿放弃故国之思的女子;另一方则是那些决定留下,用智慧和美貌为自己争取未来的女子。

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偶尔也会有思想的碰撞与情感的交融,但更多的是彼此间的理解与尊重。

终于有一天,萧普贤女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盒。出于对耶律延禧的厌恶和憎恨,她将耶律延禧的那些低级妃嫔全都带去侍寝。

赵候已经下定了换掉耶律延禧的决心,自然也就没有放着耶律延禧的妃嫔不碰的道理,

仅仅三天时间,赵就将耶律延禧的低级妃嫔全都吃干抹净,

这让那些渴望留在赵候身边的辽国美人大受鼓舞,她们纷纷投靠萧普贤女,希望也能完成身份上的转化,得到跟赵侯「爱情」的结晶。

这天,萧瑟瑟来找她的姐姐萧琴琴和妹妹萧琵琶,商量她们的去留和未来。

之前萧瑟瑟跟萧琴琴和萧琵琶商量的是,让萧瑟瑟把她们的五个女儿带入后宫,萧琴琴的长女和次女,更是已经到了可以侍寝的年纪,现在就能成为赵的妃嫔,有她们在赵的后宫,萧琴琴和萧琵琶在赵宋王朝怎麽都有个保证,而萧琴琴和萧琵琶就先住在成平殿,等等看辽国还能传来什麽消息,或者耶律余睹有没有可能再回到辽国或者转投赵宋王朝?

可随着越来越多的辽国美人或主动或被动进了赵侯的后宫,成平殿中的辽国美人越来越少,萧琴琴和萧琵琶有点慌了,尤其是前者。

萧琴琴的夫家都被耶律延禧丶萧奉先君臣给杀光了,她要是回辽国,也只能回娘家。

可这兵荒马乱的,辽上京城都被金人给攻占了,她们的父母也不知道在哪,甚至不知道还在不在?

她们家族唯一的男丁萧昱也被耶律延禧丶萧奉先君臣给杀了,多半要没落。

而且,按照萧瑟瑟的想法,就算是找到她的娘家,也会先想办法将之迁到赵宋王朝来,这样才能安全,甚至有可能东山再起,毕竟,萧瑟瑟还给赵侯生了两个儿子,等萧瑟瑟的这两个儿子长大了,她们家在赵宋王朝也算是有了依靠。

也就是说,她怎麽都得先在赵宋王朝扎根,

可她一想到,自己在赵宋王朝人生地不熟,娘家也不知道能不能搬来赵宋王朝,就有些心慌,

进而忍不住去想,『要不我也进大宋皇帝陛下的后宫?如此,我还能与二妹及我的三个女儿在一起,大家彼此也有个照应?

萧琵琶也动摇了,她除了有跟萧琴琴相同的顾虑,还在想,耶律余睹去投了金国,以后多半就是敌人,要是耶律余睹带着金人来打辽国,她搞不好都有可能会受耶律余睹连累,等耶律余睹「回心转意」,也太傻了,不如现在进入赵的后宫,成为赵的妃嫔,就算耶律余为虎作怅,她有赵侯保护,也没有人敢动她。

萧琴琴和萧琵琶想通了,也很正常,人往往都是这样,在面对重大抉择时,内心的天平总是摇摆不定,直到看到他人的选择,才仿佛找到了某种依据,从而坚定自己的决心,也就是内心的天平会随着周遭环境的变化而微妙地倾斜。又或者可以说,只有在环境的裹挟与内心的挣扎中,她们才能逐渐看清自己的渴望与恐惧。

在等萧瑟瑟过来之际,萧琴琴和萧琵琶眼神中都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与期待。

萧瑟瑟步入萧琴琴和萧琵琶居住的偏殿时,殿内弥漫着一种微妙而凝重的气氛。烛光摇曳,映照出二人脸上复杂的神色,仿佛每一缕光影都在诉说着她们内心的波澜。

见萧瑟瑟来了,萧琴琴和萧琵琶赶紧起身将萧瑟瑟迎了进来。

见面后,萧瑟瑟主动说起:「她几个皆在我宫里你二人大可放心,过些时日,待纠思丶特思做好心里准备,我便请官家前来册封她二人,旁人也是,到了年纪,我自会安排。」

萧琴琴和萧琵琶知道,萧瑟瑟不会亏待她们的女儿,而且萧瑟瑟也需要她们的女儿帮她自己固宠,再有,萧瑟瑟虽然是「二婚」,但在赵那里还是有点地位的,总之,她们的女儿跟萧瑟瑟混,差不了。

关键,萧琴琴和萧琵琶找萧瑟瑟过来,并不是跟萧瑟瑟谈她们的女儿的,而是谈她们自己的归属的。

已经成熟到不能再成熟,孩子都生了好几个,萧瑟瑟又是她们的亲姐妹,萧琴琴和萧琵琶也没什麽不好意思说的。

所以,萧琴琴只是脸红了一下,就直言不讳地说:「瑟瑟,你看,我与琵琶也进宫,可好?」

萧琵琶也欲盖弥彰地说:「这里只剩三十几人,晚上静得可怕,我二人待得心慌,且还有人在谋求进入大宋皇帝陛下的后宫,依我们看,大家早晚都要进大宋皇帝陛下的后宫,晚进不如早进·—..」

赵侯都大几千个女人了,萧瑟瑟要是吃醋,那早就醋海翻波了。

而且,萧琴琴和萧琵琶要是也能进宫,萧瑟瑟跟她们还能彼此有个照应,有事她们也能商量一下。

最关键的是,萧瑟瑟现在有一件非常要紧的事想让萧琴琴和萧琵琶帮她。

此事,不仅关系到她们家族的兴衰,更关系到辽国乃至契丹这个民族的存亡。

所以,萧瑟瑟非但没有露出丝毫不悦,反而露出了理解的笑容,那笑容温暖而包容,仿佛春日里和煦的阳光,能照进人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看见萧瑟瑟的这个笑容,萧琴琴和萧琵琶也放下心来。

接下来,姐妹三人便推心置腹地聊了聊她们全都进入赵侯后宫的好处丶她们家族的发展方向,

以及萧瑟瑟找萧琴琴和萧琵琶帮忙乾的那件大事朝里有人好做官。

当晚,萧琴琴和萧琵琶就搬去了萧瑟瑟的宫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