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赵俣的赏赏赏(1 / 2)
第179章 赵俣的赏赏赏
萧常哥丶耶律和鲁斡等人之所以让萧勃迭和左企弓将《渲渊之盟》和《庆历和议》拿给赵侯,是因为他们想用宋真宗与宋仁宗跟辽国签署的和约来斥责赵侯败盟,想用这两个和约来逼赵侯撤兵,最不济也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谴责一下赵侯。
可萧常哥丶耶律和鲁斡等人却忘了《渲渊之盟》和《庆历和议》到底是在什麽形势下签署的。
先说《渊之盟》。
辽国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民族特性就是具有较强的扩张性和侵略性。
辽国又以畜牧业为主,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而赵宋王朝的经济繁荣,农业丶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辽国通过南侵,可以掠夺赵宋王朝的财富丶物资和人口,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补充生活必需品的不足。
还有,当时,辽圣宗年幼,由萧太后摄政。萧太后为了巩固自己和辽圣宗的统治地位,需要通过对外战争的胜利来提高威望,凝聚人心。南侵赵宋王朝若能取得胜利,将有助于稳定辽国国内的政治局势,加强其母子的统治。
另一方面,当时赵宋王朝在赵光义北伐失败后,采取守势,给辽国造成赵宋王朝军事软弱的印象。同时,辽国认为赵宋王朝内部政治斗争复杂,国力有所削弱,有机可乘。此外,辽国也想趁宋真宗刚刚即位不久,政权尚未完全稳固之时,发动南侵以获取更大利益。
再加上,辽国在之前与赵宋王朝长期的战争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对付宋军的战术。辽国的骑兵机动性强,擅长长途奔袭和野外作战,而当时赵宋王朝的军事部署和防御体系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使得辽国认为此时南侵有可能取得较大的军事成果。
辽国于是选择南侵。
事实上,在那之前,辽军就凭藉其强大的骑兵优势,屡屡派兵南下打草谷,来赵宋王朝抢钱丶抢粮丶掳掠人口。
等到萧太后丶辽圣宗母子率领辽军大举南下了之后,势如破竹,连克数州,直逼漕州,威胁赵宋王朝的都城东京汴梁城。
试想一下。
要不是宰相寇准等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宋真宗御驾亲征,以鼓舞士气,抗击辽军,
后来在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最终决定前往漕州督战,而尽管赵宋王朝在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凭藉坚固的城池和顽强的抵抗,使辽军在进攻中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以及对于辽国来说,虽然此次南侵进展顺利,但战线过长,后方补给困难,且深入宋境,担心宋军切断其退路,形成包围。辽国就把赵宋王朝给灭国了,而不只是签署了《漕渊之盟》。
再者,说穿了,这《擅渊之盟》就是赵宋王朝每年给辽朝绢十万匹丶银十万两的保护费,用以保证赵宋王朝的平安,对于赵宋王朝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屈辱。
至于《庆历和议》,就更屈辱了。
这《庆历和议》其实是,赵宋王朝与西夏达成和议,主要内容有李元昊取消帝号,向赵宋王朝称臣,赵宋王朝册封李元昊为夏国王;赵宋王朝每年赐予西夏绢十五万三千匹丶
银七万二千两丶茶三万斤等。
可辽国趁火打劫,趁宋夏交战之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市,硬逼着赵宋五朝每年增加绢十万匹,银十万两。
想当初,赵宋王朝军事不振,不得不签署这城下之盟,也不得不接受辽国的勒索。
如今,形势逆转,宋军把辽国的五京之一辽南京给包围上了,还把辽国的皇帝给困在其中,随时都有可能攻破辽南京,生擒活捉耶律延禧。
这时候提醒赵侯,他们辽国之前都干过什麽好事,这不是愚蠢至极,什麽是愚蠢至极?
关键,赵候要回岁币,有理有据。
之前你军事强,你收我保护费,行。
现在我军事比你强,先不说我收你保护费的事,你把我交给你的保护费还给我,咱们再谈议和的事,没问题吧?
这个道理,肯定没错。
可问题是,辽国这些年收赵宋王朝的岁币也太多了。
《渊之盟》签订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5年),截止到去年洪武元年(1101)年为正,赵宋王朝都一直在给辽国岁币。
若粗略计算,在这近一百年间,赵宋王朝给辽国的岁币总数如下:
1005年至宋仁宗时期增加岁币前,每年绢20万匹丶银10万两,这一阶段约持续40年(宋仁宗在位时间为1022-1063年,以1045年增加岁币计算),则绢的数量为20万匹×40=800万匹,银的数量为10万两×40=400万两。
增加岁币后到洪武元年,约56年,每年绢30万匹丶银20万两,绢的数量为30万匹×56=1680万匹,银的数量为20万两×56=1120万两。
综上,赵宋王朝给辽国的绢总数约为800万匹+1680万匹=2480万匹,银总数约为400万两+1120万两=1520万两。
而这还只是本金。
算上利息的话,绢最少也得3000万匹,银2000万两。
这麽大一笔财富,不论对任何王朝来说,都绝对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更为关键的是,这还只是和谈的先决条件,后面还有战争赔款什麽的。
这加一起,只怕就是天文数字了。
萧勃选和左企弓志芯不安地回去以后,苏辙欲言又止,
可话到嘴边了之后,苏辙看了看周围扬眉吐气的人,都在那诉说:
「这岁市尽是我大宋百姓膏血,却被胡虏巧取豪夺近百年!今我大军兵临城下,正是洗刷屈辱之时!」
「此前,胡虏欺我大宋无人,方敢行这强盗之举,今我大宋中兴,合该讨回他胡虏欠我大宋的岁币!」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今我大军连败胡虏,又围住他陪都,困住辽主,
他勒索我大宋百年之债,也该还了!」
「岂止还债,许他胡虏做初一,就许我宋人做十五,今他战败,就该给我大宋战争赔款,还要给我大宋岁币,对了,还有和亲,此皆胡虏惯用勒索手段,也教他尝尝这屈辱的滋味!」
「燕云十六州自古便是我汉人疆土,被他胡虏强占二百年,今我大军压境,正该一并收复!」
见此,深知士气可鼓不可泄的苏辙,将他想说的有可能会影响士气的话,又给咽了回去,准备回头单独面见赵侯时,再跟赵候说,让辽国一次性还回来这麽多岁币,有些强人所难,不如先让辽国还回一半,甚至是三成,剩下的慢慢要,省得将辽人逼得狗急跳墙。
苏辙有顾虑,张纯可没有顾虑。
等赵侯回到后堂,张纯立即迎过来,说:「官家有些操之过急了。」
赵侯问:「此话怎讲?」
张纯说:「辽军虽然屡屡战败,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今他内有坚城固守,外有数之不尽勤王之师,若官家徐徐而图之,必如温水濡蛙,久而蛙毙。」
听张纯这麽一说,赵侯也意识到,自己有些要狠了,这有可能激发辽人的斗志,让他们负隅顽抗。
赵侯想到了靖康之耻时,金人对赵桓君臣的勒索,那才是教科书一般的压榨手段。
张纯跟赵侯简直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她对赵侯说:「官家可先给辽人一些希望,以免他等困兽犹斗——」
果然!
张纯给赵侯出的主意,就是金人勒索赵桓君臣的翻版。
一旁的李琳听言,说道:「何须如此麻烦,只要打下燕京城,城中一切皆归官家所有张纯一翻白眼,说道:「用我之法,何止可得燕京财物,辽上京丶辽中京丶辽东京,
辽西京财物,皆可教辽人乖乖送来。」
接着,张纯不无兴奋地说:「若此事可成,我大宋可得三年财政收入———
王安石变法时期,赵宋王朝的货币税收达到峰值,户部岁入钱约为6000万贯。
废除新法后,中央财政收入降至4800馀万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