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章 赵构的母亲(1 / 2)

加入书签

第149章 赵构的母亲

已经有十四个儿子的赵侯,哪怕之后不再生儿子了,也应该不会缺继承人。

要知道,赵侯的便宜父亲宋神宗赵一共也不过才十四个儿子,就让北宋王朝之后的所有皇帝全都出自他的后代。

更何况,现在还有十几个女人怀了赵侯的孩子。

关键,赵侯现在的身体年龄才十八周岁,就是算虚岁,也都还没到二十岁。

而男人的生育高峰期一般在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

也就是说,赵侯的生育高峰期其实还没有到来。

所以,天知道,赵侯最后到底会有多少儿子?

然而,这并不是说,赵侯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实际上,与赵煦因为没有儿子而没有继承人正好相反的是,由于赵侯的儿子实在太多了,以至于,因为选择太多,赵候反倒不好选择继承人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赵侯的儿子更多,这个麻烦一定更大。

要是赵的生育能力超过了刘胜,那出现百龙夺嫡的可能性都有。

万一赵侯的生育能力超过了穆莱·伊斯梅尔,或许会出现史无前例的千龙夺嫡也不一定。

当然,这都只是玩笑话而已。

但话又说回来,康熙只有三十五个儿子,没有天折的更是只剩二十四个,其中还有好几个当时只是幼年,都搞出来了一个九龙夺嫡。

以史为鉴,有些事,赵侯不能不提前布局。

老实说,赵侯真不怕自己的儿子多,实在不行,就想办法发现新大陆,到时候,把自己那些有野心还不能继承自己皇位的儿子送到新大陆进行分封也就是了。

而真要是到了那一天,赵侯的儿子,最多也就是争,谁的封地是纽约,谁的封地是华盛顿,当然,那时候,肯定不会是这样的名字。

然而,需要面对的是,即便如此,依旧不好解决赵的皇位继承问题。

除非,郑显肃能给赵侯生一个能力在赵侯的一众儿子中名列前茅的嫡长子。

郑显肃很清楚这一点,她也想给赵侯生下一个文武双全丶德才兼备的嫡长子。

所以,郑显肃最近压力很大,尤其是她第一胎只生下了一个女儿的情况下。

赵侯从王懿肃那里听说了此事之后,心想,『得给朕的皇后宽宽心了———

在郑显肃手下的一众宫女中,有一个特别出色的。

她自打去年一入宫,就如一抹亮色闯入众人视线。她身形娜,体态轻盈却不失挺拔,身姿恰到好处。她那鹅蛋脸线条柔美,肌肤白皙似雪,透着细腻的光泽。双眸恰似秋水含星,顾盼生辉。眉如远黛,不浓不淡。高挺的鼻梁下,是一张不点而朱的樱桃小口。她的美夺目又特别,举手投足间尽显风情,让任何人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这个宫女就是去年赵侯海选三百美人时进宫的乔氏。

她一进宫,就被第一个选人的郑显肃给看上了,当即封为御侍,留在身边伺候。

因为模样好,活泼伶俐,善于察言观色,能哄得郑显肃开心,郑显肃便让她在房中铺床叠被,递茶水,俨然是将她当成通房丫鬟培养。

乔氏有一个好友韦氏,正是历史上宋高宗赵构的母亲。

韦氏是开封人,家境贫寒,早在赵煦当皇帝时,她就被家人卖入宫当粗使宫女。如果按照时间来算,她其实只比郑显肃晚一年进宫,也算得上是一个资深宫女。

后来,赵煦驾崩,赵继承了赵煦的皇位,赵煦没碰过的宫人,全都被赵侯给收入后宫。

实际上,因为身体和性格以及刘清菁的缘故,赵煦一共也没碰过几个女人,等到赵侯登基,就将这些赵煦临幸过的女人全都打包,让她们跟刘清菁一块住进了「养老院」。

而韦氏自然也被赵候给收入后宫了。

等到郑显肃入主后宫,缺一个在自己房中干粗活的使用。

裴穗立即就将所有宫女都聚集到了坤宁宫,以供郑显肃挑选。

结果,韦氏那高大的身形很快便吸引到了郑显肃的注意力。

郑显肃仔细一看,韦氏就像春日里拔节疯长的翠竹,比周围宫女都高出许多。她身姿笔挺,双腿修长,走路步伐稳健,自带麻利的气势,一看就是干粗活的好苗子。

难得的是,韦氏生得高大,却又不失五官精美,不会堕了郑显肃的面子。

于是,郑显肃便将韦氏和其她被郑显肃挑中的宫女一块留下了。

机缘巧合之下,乔氏和韦氏就被分到了一块工作。

二女相处久了,又常互帮互助,渐渐就成了好姐妹。

当初,郑显肃和王懿肃在没发迹时结为姐妹,相互扶持,后来被赵侯给收了,一个成了赵侯的皇后,一个因为给赵侯生下了儿子而成为贵妃,全都飞上枝头成了凤凰。

郑显肃和王懿肃的故事在后宫中广为流传,俨然已经成了宫女逆袭人生最好的榜样,这使得很多宫女都效仿,彼此结为姐妹,甚至有十几个宫女结拜为姐妹的,她们彼此相约,其中一人富贵时,不能忘记姐妹。

乔氏和韦氏也跟风,相约为姐妹,发誓,其中一人富贵时,不能忘记对方。

此时,郑显肃的寝宫中没有别人,只有乔氏和韦氏在,乔氏在拿鸡毛掸子掸灰尘,韦氏则在调整桌椅。

乔氏一边漫不经心地掸看灰尘丶一边忍不住抱怨:「今娘娘怀有身孕,正该我皇后宫中女子侍寝,奈何娘娘太过仁慈,从不与那野心勃勃之辈去争,教张皇妃丶蔡修容得了好处不说,还便宜了她等宫中之人,可惜却苦了你我,教我们不得侍寝之机也。」

「娘娘如此行事,自有道理,你莫要非议,教旁人听去了,自毁前程。」韦氏劝道。

「她等皆陪娘娘去大相国寺祈福了,此处只剩你我姐妹二人,我们说几句真心话,有甚麽关系?」乔氏恨铁不成钢道:「你啊,就是太过胆小,不然凭你在宫中待了这麽久,早就发迹了,安能至今仍是御侍?」

韦氏叹了口气:「唉!这宫里的水深着呐,远非你想像得那麽简单,一不小心,便会万劫不复。儿年前,我可是亲眼见到,孟皇后宫里的人是如何被带走的,那内宰高金凤,多厉害一个人,后宫大事小情皆被她管理得井井有条,最后竟被打得体无完肤,割舌断肢,生不如死。你我当引以为戒。

「那是孟皇后不受先帝宠爱,我家娘娘可是陛下心头肉,岂会有这种事发生?再者,宫中谁人不知,陛下宅心仁厚,远非先帝可比,岂会再有元符惨事发生?」乔氏说。

韦氏无言以对,因为乔氏说得也是实情,她只能弱弱地说:「小心些,总归是没错的。」

乔氏也没反驳,只道:「不知你我何时能侍上寝,若得陛下宠爱,谁能奈我们何?」

「以你之姿,迟早会得陛下宠幸,我只怕就难了,怨只怨爹娘将我生得这般高大,徒惹人厌。」韦氏很沮丧地说。

「我后宫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陛下甚宠郭贵妃,先教她生一子,今又教她二度怀孕,荣宠至极,你这身形相貌皆不在郭贤妃之下,未必不能得陛下喜爱。」乔氏安慰韦氏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