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7(2 / 2)

加入书签

吴家堂屋倏地一静,吴老头浑身一激灵,晕乎的脑子清醒了一半,与老妻面面相觑。

吴大郎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说出什么,吴老头问二儿子,有些迟疑和试探:“这是个好事,你们商议好了?”

吴密点点头,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他还没成婚生子,先有了一个徒弟。

吴老头哑声,看着陈颂明媚年轻的脸,干巴巴道:“那,那就好,回头办个拜师仪式?”

“要的要的。”陈颂道,“我这次跟着师父回村,就是为着这件事。”

吴家人:………

好嘛,仪式还没办,师父就先叫上了。

夜深了,陈颂已经睡下,吴密寻着他爹,给了二十两碎银,叮嘱他爹明儿早早去隔壁村买半扇猪,又备些鸡鸭,家里鞭炮再添些,家里人再买一身好衣裳,事事交代的清楚。

吴老头忍不住问:“你媳妇儿都没娶,就收个大徒弟,你…你……哎”他偏头叹气。

吴密笑笑:“颂哥儿是个好孩子,我跟他合得来。”

次日,吴家四处下请帖,帖子是吴密一早起来写的,陈颂跟着吴家人去送的。当然少不得最重要的孟跃等人。

腊月廿九辰时三刻,孟跃一行人也到了。

巳正,在众人的见证下,陈颂正式拜吴密为师,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头。院外鞭炮齐鸣,喧哗不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第118章

因着先皇新丧,宫宴办的简单,宫里不兴张灯结彩,不允歌舞。

中和殿仅传来清越的丝竹声,皇室宗亲的吉祥话斟酌再三才说出口,面上的笑容也提前演练,多一分不敬先皇,少一分不敬新帝。

每个人都戴着假面,心中疲惫,又下意识望向殿内上首的新帝,他不怎么动食物,只饮了一盏茶,用了两块点心。

一副食欲不振的虚弱之态。

长真公主收回目光,舀了一勺羹汤吃着。

恭王起身,恭敬道:“可是食物不合陛下口味?”

奉宁帝摇头,“并无,只是朕念着先皇,胃口不佳罢了。”

几位正在吃喝的年轻王爷动作一顿,食物含在口中,吞也不是,不吞也不是。

恭王颔首,“陛下所言,臣弟也感同身受,不瞒陛下,前儿夜里臣弟还梦着先皇,他道我从前骄纵,放心我不下。”

丝竹声不绝,殿内的人声却是静了,众人不明所以的看着恭王,不知他想做什么。

奉宁帝顺着他的话道:“无妨,十七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恭王应是,话锋一转:“从前先皇在时,推崇佛教,臣弟想着何不添庙宇,为先皇祈福。”

永福公主眉毛一抬,眼睛微微睁大,扫了恭王一眼,随即又垂下眼,遮住眼中讥讽。

这一招,她早用过了,奈何新帝油盐不进。

果然。

奉宁帝一脸难色,叹道:“朕也想为父皇祈福,奈何国库不丰,年节时候,军费一拨,国库所剩无几。莫非十七弟有什么来银钱的法子。”

他顺势把皮球踢出去,恭王噎了一下,“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