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2 / 2)
左布政使负责全省之民数田数,他前几日看到余姚交上来的鱼鳞图册略有不对,对比过十年前的那本,土地山林急剧减少,就连池塘也少了些许,便打算微服去看看。
这一看就发现了问题,自来江南税额就非常重,立国之时民生凋敝,太·祖、太·宗手段强硬,压得住官僚宦官,百姓尚且可以守着田地过日子,可到现在,天灾人祸不止,缴不起税额的百姓生活困难,不得不把田地卖给富人,富人不但坐享田租的收入,而且用金钱通过层层关系,获得官府税收减免。
可朝廷每年的税收就在这里,富人少了,剩下的便都分摊到其他百姓头上,时间一长,百姓不堪重负,起·义是迟早的事情。
刘大夏心事重重地回了府邸。
“老爷,扬州来信。”管家迎上前去,把手中的信递了上去。
刘大夏正打算接,看到自己手上还未清洗干净的淤泥,便在衣服上抹了一把,这才接了过来。
“什么时候送来的?”
“五日前,老爷出发去余姚的第二日,因老爷的吩咐,不敢随意外出,这才没有第一时间送出去。”
刘大夏小心翼翼地拆了信封,大致看了一眼,一直愁眉不展的脸上才露出笑来:“不碍事,是老师之前给我的回信。”
“他收了一个徒弟,打算在扬州养病,你去准备一套好点的笔墨,到时候亲自送去给小师弟当礼物。”
“老师身体不好,你去买条人参来。”
“师娘喜欢绣品,你去买个杭绣小屏送去。”
他走起路来带风,几步路的时间就把三件事都吩咐下去。
他沐浴后坐在书房内,正准备回信,突然看到那篇近乎白话的文章,犹豫片刻,还是提笔写了夸赞之语。
——小师弟年纪小,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就已经很厉害了!
—— ——
江芸芸还不知道自己素未谋面的师兄们是给自己都挖了什么坑,中午没要到东西,反而挨了老师一顿骂,只好讪讪回去睡觉了。
下午下课后就忙着把论语的笔记装订成册,然后和自己论语书放在一起,方便时时刻刻复习。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学习,她的论语课终于在今天告一段落了!
黎循传羡慕地翻着她的笔记本。
江芸的笔记不是老师说什么她记什么,而且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地归纳着,笔迹清晰,间距整齐,内容更是详实,把市面上主流的注解都标记进去。
“你这个是什么?”黎循传看着书页底下歪歪扭扭的线条,不解问道。
“数字,就是你看这张内容和第八页内容是有关联的,所以我在这里表了一个8,等以后回顾的时候,可以联动一起看,就可以加深记忆了。”江芸芸解释着,顺便为他示范了一下。
“这些字有些意思。”黎循传见他每页都在地下标记着,最后一页为什么有三位数?”
“就是我这本笔记一共一百三十六页。”江芸芸指了指那三个小数字,“这三个数字就是一百三十六的意思。”
黎循传看得叹为观止:“你的笔记放到书肆里,至少可以给你五两银子。”
江芸芸停下整理书的动作,抬起头来,眼睛亮晶晶的:“这么贵!”
在这里生活了两个月,她已经知道五两银子可以让一家三口生活大半年!
“对啊,你要是以后出名了,就会有书商过来请你做注解,到时候就可以卖到一百两。”黎循传笑说着,“这些注解类的书一直都很畅销,一般人大都是家中珍藏,不愿被人知道的,所以市面上格外畅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