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1 / 2)

加入书签

江芸芸呆了呆,从怀里掏出笔和纸,认真说道:“没有,谁说的,你背来我听听。”

黎循传脸上露出一言难尽之色,整个人贴着车壁,自闭地不说话。

——怎么会有人出门玩,还惦记着读书。

江芸芸不乐意了,伸手扒拉他:“说啊,你敢说不敢背,我知道你会,别以为你躲着我,我就不知道。”

黎循传恼羞成怒,伸手去揪她的脸。

两个人在车内你来我往。

“你们在干什么。”背后传来江渝幽幽的声音,“哥!哥!”

江芸芸一怔,还未回过神来,江渝一只手捧着糕点,一只手隔开两人,然后自己爬到两人中间:“不要打架了,吃饭。”

她一人递了一个糕点,然后一个人捧着糕点,也不再管他们,低着头窸窸窣窣地吃着。

“去寺庙等会看不到龙舟和游行了。”江芸芸解释道,“我还没看过呢。”

黎循传心中一软,知道他以前在江家过得不好,没想到端午也没有出过门,正觉得愧疚,打算开口缓和气氛。

有人偏喜欢促狭别人:“等你要去乡试了,我们再去南来寺给你祈福,不过你到时候要回湖广考试,拜扬州的寺会不会不太准啊。”

满腔柔情的黎循传立刻冷哼一声,转过头不说话。

江芸芸见他脸上五颜六色,跌宕起伏,捧着肚子直笑。

那边乐山终于寻了一大片高坡空地,坡地下面已经有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在聊天玩耍,这些大都是附近村庄的人出来游玩。

湖面上停靠着小船,路边系着驴、骡或牛车,时不时能听到动物在哎哎叫唤。

江渝看的目不转睛,就连江芸芸也看得入迷了。

这样热闹的生机已经许久没见了。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黎循传朝着湖面吟诵着,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初夏的风落在脸上,带着浓重的水汽,“扬州江南水乡,真美啊。”

等了半天也没听人附和,他一扭头,就看到江芸芸正在跟着乐水和诚勇左右转着。

“这是什么?”

“这个叫纸阁。”诚勇正动手插着细长竹条,笑说着,“先搭好架子,在用纸布糊起来,遮挡三面和头顶,前面在挂上轻纱帷幔,再在里面铺上毯子,您坐进去不晒还舒服。”

江芸芸绕着这个东西转了一圈,随后说道:“听上去有点像帐篷,让我也来试试。”

诚勇诚惶诚恐地拒绝了。

“你今日是来扎纸阁的吗?”背后传来黎循传幽幽的声音。

江芸芸笑说着:“扎纸阁怎么不是风景,格物致知,总归不会错,你动手扎过这个吗?”

黎循传摇头。

“那一起来试试,我觉得怪有趣的,这东西这么风雅,可有什么典故。”江芸芸好奇问道。

“宋末元初的小说《武林旧事》中有记载,说宋孝宗为了太上皇能在钱塘观潮时能更舒服,在岸边搭五十间观潮屋,此后高门豪民争相效仿,接连二十余里,远远看去好像江面也铺了彩锦①。”

“它不是叫纸阁吗?”江芸芸见黎循传弄个竹子也手忙脚乱的,连忙上去搭把手。

※ 如?您?访?问?的????址??????????不?是???f???????n????0???5????????m?则?为?山?砦?站?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