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2 / 2)
黎循传来了兴致,握紧拳头:“我一定好好写!”
五彩斑斓的绳结在空中划过艳丽的色彩。
江芸芸看着他恢复斗志,这才继续低下头整理笔记。
同桌的学习态度,是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构成之一。
助人为乐江芸芸摸了摸胸口鲜艳的红领巾。
“这篇文章倒是有点意思。”书房内,黎淳捧着江芸芸的功课,脸上忍不住露出笑来。
“说来听听。”黎老夫人正在整理拜帖。
黎家到底要在这里待几年,人际关系自然也是要好好维护的,再过三日就是端午,这几日的拜帖也大都和此事有关。
“我昨日问他,周礼崩乐坏后,秦用了什么办法去重新建立秩序?”黎淳在那张纸上圈圈画画,“他回答说是用秦律。”
老夫人嗯了一声,不解问道:“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观点,我记得应宁当时也是这个回答。”
“邃庵是从为政的角度来说,他生来聪慧,思路清晰,字句清丽,江芸哪里比得上,但他这篇是从律法的角度来具体分析,用了儒法对比,最后又礼法合流,这句‘礼仪生而制法度’是我课上给她解释八佾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是颜渊章的,看来他已经自学到这么后面了。”
老夫人笑说着:“第一次完成功课能有这样,真是不错。”
“但这个字也太丑了。”黎淳忍不住吐槽着,“而且这个字漏笔画了,这个用了简体,也真的是什么都敢往上面写,好大的胆子。”
“第一次功课就罚她吗?那也太打击人了。”老夫人说情道。
黎淳沉吟片刻:“让他把几个错字罚抄十遍,这篇文章,等论语教完,让他重新写一遍,论点会更详尽。”
原本第一次功课,他是对江芸不抱希望的,谁知道,这人总是能给他无数惊喜,这篇策论出人意料得好。
写文章最需要的就是自己心里有想法,明白自己说什么,这也就是这几年流行游学的原因。
黎淳点了点头,打算亲自下笔润色这篇稚嫩的文章。
“对了,宾之来信了,你记得和应宁那份一起回个信。”老夫人捧着请柬出门时,提醒道。
黎淳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
“他这个观点和应宁有异曲同工之妙。”
“宾之文采好,让他帮忙润色一下。”
他动了心思后,很快就重新誊抄了两张附在回信后。
—— ——
江芸芸回家后分发了五彩红绳,连带着陈墨荷也有一个。
陈墨荷受宠若惊地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地摸着上面红线勾勒出的马头模样的花扣。
“不知道算的生肖对不对。”江芸芸嘴角抿出一个小小的梨涡。
“对对,我庚午年生的,去年北面在打仗还抓了皇帝,听说不少人跑到南面来了,我们村子之前也有一个做官的,逃回家后在村子的祠堂里种了荷花。”
“我出生那日,池子开了一朵罕见的黑色荷花。”陈墨荷怀念地摸着那个小小马头,“村子里的神婆说是吉兆,那做官的就给我取名墨荷。”
“花开人来,是个好兆头。”江芸芸笑说着。
陈墨荷嗔怒着:“芸哥儿读了书,现在都会打趣人了。”
江芸芸笑说着:“要带上吗?”
“小孩子才带,我每次忙上忙下,带着不方便,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