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2(1 / 2)

加入书签

常只会留下一只最强壮的,其他的则丢掉。”

“呀——小竹熊好可怜……”

“哥哥,那里面的竹熊什么时候生孩子,我可以来捡一只它不要的小竹熊回家吗?”

也不知道谁家的孩子,脑洞大开,倒是让其他小孩也都眼睛一亮。这真是个好主意,小竹熊那么可爱。他们开始幻想起来自己日后来玩的时候正巧遇到竹熊生子,将不要的丢出来,然后他们就捡了回去……

云雁回正在黑线之际,又听到有人问:“哥哥,哥哥,那孔雀丢不丢孩子啊?”

“象丢不丢孩子?”

云雁回:“……”

问大象丢不丢孩子的,心真是够大的啊……

应付完小孩们,几乎要把以前看《动物世界》学到的知识掏光,云雁回才和赵允初离开此处。赵允初一直双目含情看着云雁回,眼中写满了:我们家雁哥儿好厉害什么都知道。

……

除却灵囿开园,孔家班新戏上演也是一项重要事,不得不去看的。云雁回和赵允初又相携去主舞台看戏,自然是坐在第一排的好位置,现场已然是人山人海。

这一出三国戏,是以过江赴宴为主题,刘备借荆州不还,于是周瑜设宴,请他过江,准备逼迫他,诸葛亮巧设妙计,令刘备安然无恙。

这戏一开始,扮演刘备的艺人便站在一个距离观众非常近的地方。

主舞台的设置是舞台与观众席之间有水池环绕隔开,刘备站在了观众席第一排前面,云雁回心中了然,这定然是要将“过江”也演出,将水池当做江了。如此情景交融,实在是妙。

刘备在场上,先是念了一首定场诗,而后自我介绍:“我,刘备,乃涿县人氏,汉室宗亲,与关、张三兄弟三顾茅庐,请得诸葛先生出山,奇谋妙计,借来荆州。”

这便将前因也介绍清楚了,三国故事是老幼都熟悉的,因此他们择其中一段,加以发挥来演,也丝毫不影响观看。

这时,观众席后方传来一声大喝:“报——”

转头看去,是一名小将站在观众席后方,此处只算座位都足有一千多个,可见场地之大,但是那小将在后面一嗓子喊出来,中气十足,连云雁回他们坐在第一排的都听得清清楚楚。

刘备应道:“进帐!”

那小将便从席后走到了前方来,朝刘备一拜。

小将在后方说话,前面听得清清楚楚,刘备在前面讲话,后面同样是十分清楚的。而且,后面的人听得清楚,前面的人也不会觉得刺耳,可见这些艺人的功底。

小将禀告刘备,“主公,东吴传书一封。”

刘备拆了信一看,是东吴那边请他过江,一想便是为了荆州一事。刘备连忙请来诸葛亮,诸葛亮劝刘备过江去,只带上心腹将领保护便是了。

于是刘备带了赵云过江,这时那荷花池中飘来一叶小舟。舟上无人,小舟却自动飘到了他们面前,这是底下有人潜水在推小舟。

待到刘备和赵云上船渡江,风吹衣袍,也不需两人划船,小舟就往对岸飘去。这是为了角色塑造更加高大上,所以并没设计让他们自己划船,或是专门增加一个船夫。

与此同时,舞台上大幕也缓缓打开,东吴一方摆开阵势,周瑜端坐帐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