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9(1 / 2)

加入书签

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我们国家的高瞻远瞩, 在2009年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又通过双积分政策强制车企生产新能源车, 倒逼传统车企转型。除了大棒之外胡萝卜也是不能缺少的,在过去十多年期间累计投入超2000亿元补贴,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还大力完善基础设施, 主导建设了全球最大充电网络。”

“我们自然也不能闭门造车,18年时引进了特斯拉这样的海外电动车巨头在国内建厂。当时我们对特斯拉的政策极其的丰厚,提供0息贷款,并且超低价卖地,还第一次允许外资独资建厂。当时有很多人颇为不满,觉得还不如把这些钱拿来扶持自家企业。”

“但从后续国内的发展看来,特斯拉在国内电车行业成了一条巨型鲶鱼,直接带动了国内整个电动车行业卷了起来,避免国内电动车品牌躺平骗补贴。”

“当然我们给外国车厂了那么大的便宜,自然还有别的目的,我国还和该车厂签订了合约,保证所有零部件都是来自于国内,直接带动建立了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并且还通过电池‘白名单’保护了本土供应链。”

“当然要说那海外巨头特斯拉是否真实被我国的优渥政策给迷惑了,没察觉到我国的本质意图,我个人觉得也不是。那时候的电动车行业本来处在许多人不信任之中,哪怕是特斯拉这样的巨头也被怀疑根本没办法量产那么多的车,而全球唯一能够满足特斯来需求的就是我国的广大工人以及他们的高效率。要知道上海工厂只用十个月就建起来了,而同时期的德国工厂已经扯皮好几年都还没建完,若是特斯拉不愿意,那就只能破产了。对这一政策,真的只能说阳谋无解了。”

相较于那些依旧有些不懂的技术原理,帝王们对于国家那一系列的政策可是有感触的多。

唐贞观,李世民频频点头,“这手段可真是厉害,看似让那外国人占了些便宜,实际上却是将他们的技术骗了进来,哪怕是朕恐怕也想不到这样的法子。”

不过李世民虽然承认自己不如后世政府的眼界,却并不气馁,甚至他开始思考大唐是不是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法子发展大唐的产业。

到时候建设大唐的可就不只是他大唐的子民,还能让那些外族蛮夷心甘情愿为大唐做贡献,甚至还可能觉得自己占了大唐的便宜!

这般想着,李世民快速地思索起了究竟哪些地方可以用上这样的计策。

明洪武,朱元璋嘴上依旧不饶人,“依咱说,直接抢了那蛮夷的技术就行,又何必这般大费周章呢?那后世华夏这么多的人口,那么强大的军事实力难不成还怕那些假洋鬼子?”

不过朱元璋吐槽完就立刻望向朱标,“标儿,之前天幕说那欧洲现在正在进行那什么文艺复兴,出了很多科学家,你说我们大明派人去招揽他们对他们开条件说只要他们愿意来就全力支持他们的实验,他们愿不愿意到咱大明这来效力?”

说着他还故作不在意道,“朕可不是看重那些洋鬼子,只是想试试天幕那法子手段,毕竟必要的时刻也可以彰显下咱大明的胸襟宽广!”

朱标哪里不知道他爹的脾气,也不拆穿,思索了片刻后仔细回答。

“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利益足够大肯定能打动他们。更何况咱大明的条件可比那欧洲好多了。左右咱大明的船队已经要出海了,我吩咐下去让他们按照那后世教科书提到的科学家们一一找过去,哪怕带不回来全部,想来也能带回来不少。”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果然是他的标儿,做事实在是妥帖,而且很给自己面子。

不像朱棣那个臭小子,总是时不时惹自己生气,不仅闹着要率船出海,还要带兵打下那海外的土地,也不看看他自己才多大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