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五十章 薛景瑜巧劝谏(1 / 2)

加入书签

渡口附近的一座城池内,郑国桂看着仓库内那十几把火绳枪暗自松了一口气。

“万幸,当初戚将军丶胡将军将倭寇精锐全部留在了朝鲜战场上。否则今日若是对方装备着大量的火枪,对咱们的威胁可就大的多了。”

郑国桂将其中一只火绳枪拿起来,先是检查了一下枪中是否装填了火药和弹丸,确认不会走火后,这才把玩了起来。

“将军,倭寇的火器同咱们的火器相比,不论是射速还是射程丶威力都大大不如,不足为虑。”

一众副将也各自拿起来一把,把玩了起来。

男人嘛,对於兵器有着刻在基因中的喜爱。

郑国桂将手中的火绳枪一扔摇了摇头:“火绳枪确实不足为虑,可是你们想过没有?

如果倭寇有足够的资源,在一年时间打造出十万把火枪,那麽只需要十万个人,稍加训练就可以对我们造成极大的威胁。”

正常的冷兵器士兵,从参军到真正成为精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

而火枪这玩意不一样,只要脑子没有问题,上到八十岁老头,下到八九岁孩童,只要能端的动枪,就能杀人!

丰臣秀吉不愧为一代枭雄,自从在弗朗基人手里学会了火绳技术后,火器就开始在东瀛迅速普及。

其中丰臣秀吉麾下最巅峰时期,有超过一万名火枪兵,但现在没了,因为都被胡宗宪丶戚继光给屠了,火绳枪也全被缴获运回大明,当做废钢重炼了。

以东瀛的资源丶技术,丰臣秀吉拼了老命,一年的时间也攒不下多少火枪兵。

更别说现如今各大名对丰臣秀吉阳奉阴违,甚至就连织田信长的旧臣也开始缓过神来,准备拥护织田信长的儿子上位。

“将军,咱们接下来要不要继续向前推进?”

郑国桂沉吟片刻后开口道:“恐怕不行。咱们先锋大军的目的是为後续的主力探路。

以优先稳固战线,控制渡口为主。给朝廷传信吧。”

军功虽好,但也得有命拿。

东瀛虽然被大明称作弹丸小国,人口也有上千万。

这一万先锋部队乱来,到处横冲直撞有不小的概率会翻车。

……

一张硕大的地图前,正德帝背负双手,穿着素履踩在上面来回踱步。

“臣薛虹,奉命前往金陵巡视,现回京交旨。”

“景瑜?你回来的正好。郑国桂已经在东瀛占据了一片地方,足够支撑建立起中转之地。

朕在考虑,是否要再加派些兵马过去。”

在正德帝看来,这一仗是自己登基之後的第一仗,也是自己的立威之仗,打就必须打的漂亮!

薛虹看着被正德帝踩在脚下的地图,故作沉思状态良久,而後开口道:“若是陛下有意自无不可。只是臣觉得增兵此举或许会影响陛下後续的筹谋计划。”

正德帝眉毛一挑,回过身来面向薛虹:“此话怎讲?”

“陛下乃仁德之君,此番攻打东瀛,金银矿藏不过是小利。真正的目的乃是重启分封,扬我大明於四海,伏教化於八方。

况且用十万大军拿下东瀛,与用二十万大军拿下东瀛,对於陛下的威望而言皆无影响。百姓注重的不过是结果,而非过程。

再者东瀛地本狭小,且多山地丘陵,支离破碎,难以开展大规模军团作战,更无法支持骑兵施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