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劳动甜蜜坊飘香,再见1981(2 / 2)
私下里开始有倒爷出现。
倒爷们想从他们手里获取建筑资料,然后这是想都别想的事。
建筑大队自己还不够用呢!
建筑大队从相关单位处获取的建材,只会用于建筑工地,绝不会进行私人谋利。
当然,这种情况下给自家要用的厂房多上点料丶修缮改造的规格更高一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修补了屋顶,粉刷了墙壁,还要对水电线路进行大改。
不用说,原有的水电线路早已废弃不堪。
水电班组重新进行了规划布局。
供水是以深水井为核心,安装钱进从商城买回来的高级深井泵,铺设全新的PVC管组成供水管网,接入厂房各处,同时也预留了自来水接口作为备用。
他见过21世纪的现代化工厂什麽样,所以现在能做到的一些细节处,他都是按照现代化工厂来规划的。
比如说食品厂的卫生安全很重要,于是他就在厂房内设置了多个清洗池和消毒池,水管为了便于检修还采用明装,但做了防冻保温。
建筑大队在以前的公共场所和公共厨房改造工作里学到的最重要一个经验就是,排水很重要。
这样整个厂区的给排水系统重新铺设了大口径PVC-U排水管,还设置明沟和地漏,钱进带人做了实验,形成废水后能迅速排走。
供电工作是重点。
钱进在这一块工作上最上心。
食品厂的设备几乎都是从商城采购出来的,一水的电老虎。
这个时候厂区的位置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他们从附近的变电站引入专线,供电所还过来给安装了独立配电柜,这厂区内电网规格跟第一机械厂差不多了。
钱进早早给工厂做了功能区规划,其中有烘焙区,这是重点区域,他要求供电所预留了大功率线路。
水电解决了,就剩下个热。
供热一样是利用了地利优势,食品厂靠近热电厂,于是借了热电站的光,衔接后铺设了蒸汽管道。
这东西可不光是为了冬季给员工取暖,说起来取暖还是个小事,重要的是可以为生产车间提供稳定的生产热源。
水电热的施工小组忙活之馀,钱进指挥陈井底带队把大厂房做了功能分区与特定装修。
根据食品厂的生产流程,他将染布厂的主厂房做了合理分割:
要求乾燥通风丶防鼠防虫的原料库。
贴了瓷砖丶便于清洁的预处理间。
还有安装不锈钢操作台丶和面机丶烤炉丶烤箱的烘焙车间——
这个可是核心区域,处理的尤其谨慎,墙面做隔热处理,还给安装上一套强力排风系统,有大功率排气扇也新建了宽大的烟道。
剩下的就是冷却间丶包装间和成品库房,这些倒是简单。
钱进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上班日到了傍晚下班后,他得先过来看一眼才能回家。
没办法,他想要的食品厂跟现在海滨市的食品厂不是一回事。
现在海滨市的食品厂厂区是建国后改造而成,后面二十多年没怎麽改造,就是凑活着用。
这种情况下,建筑大队要改造这座老厂房,全靠钱进带着工程师们抠细节:
「张总,这个烘焙车间的排风,光靠排气扇够不够?油烟和热气会不会在屋顶聚集?」
张振华看看高大的厂房屋顶本想说没关系,但钱进那边虽然是找他询问其实早就已经定下改造方案了,这样他只能反问:
「那需要怎麽处理?」
钱进拿过图纸在上面用铅笔做了几个标注:「我建议在屋顶最高处加开几个带防雨帽的通风气楼,利用热压自然通风辅助排风,把油烟给排出去……」
陈井底找他去检查已经改造好的项目。
钱进仔细查看,还是有整改意见:
「陈大队长,原料库的防鼠板高度一定要够,缝隙要小,老鼠这东西无孔不入,它们偷吃东西又带着太多细菌,是食品厂的天敌!」
陈井底用力点头,「嗬嗬」地比划着名,表示已经要求用光滑的不锈钢板阻挡,与地面丶墙面缝隙都用水泥抹死了。
钱进摇摇头:「不锈钢板太矮了,老鼠会爬墙的,墙壁上这一圈全给我贴上瓷砖——别怕浪费料,该省的地方要节省,不该省的地方要使劲上料……」
从九月进入到十二月,工地上一直忙活的热火朝天。
瓦工们挥汗如雨地砌筑隔墙丶贴瓷砖。
木工们叮叮当当地制作门窗丶安装吊顶龙骨。
水电工们一丝不苟地铺设管线丶安装设备。
壮工们则负责搬运材料丶清理现场。
就这样1981年伴随着一场飘雪走进了它的最后一个月。
食品工艺班已经结业了,其管理架构也初步形成。
大队长苏杏花担任厂长,全面负责食品厂的运作。
刘桂兰被任命为技术厂长,全面负责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几位在培训中表现突出丶组织能力强的女队员被任命为车间主任和班组长。
在钱进的规划中,食品厂将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
除了向全市的供销社丶百货商店供货外,还要在市区主要街道和居民区开设自己的品牌糕点铺——「劳动甜蜜坊」。
这样既能直接面对消费者,了解市场需求,也能打造品牌形象。
当然工人们现在还不懂什麽是市场需求什麽是品牌形象,钱进也没指望她们懂。
劳动突击总队这艘巨轮,如今还是指望他来掌舵。
1981年的年底发生了很多大事,苏绣方面举行了西方-81演习,以北约为假想敌,打造出了人类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庆祝「武装部队节」的阅兵式上被刺杀,而安地卡及巴布达两国宣布独立。
国内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些新闻消息,属于1981年最后一个月的明星是中国女排。
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赛上,中国队出现一个叫郎平的女孩,她帮助国家队在三大球中的排球比赛上赢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据统计,7场比赛,中国队共扣球1116次,其中郎平一人扣球407次,得到79分,扣球命中率接近百分之五十,「铁榔头」的别号就此流传。
为此,首都的大学生率先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这个口号随后被钱进使用,涂在了即将开业的食品厂外墙上。
同时他也给其他饭店和工厂都涂装了这个口号。
在他看来,这句话是时代的最强音,它拥有时光都洗不掉的光芒,能稳压住其辉光的是领袖同志高瞻远瞩的那句呼吁: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奋战,这座曾经破败不堪的染布厂旧址,终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残破的围墙被修缮一新,刷上了白色的涂料。
高大的厂房外墙清洗乾净,破损的窗户换上了明亮的玻璃。
厂区内杂草垃圾一扫而空,铺上了平整的水泥路面。
走进厂房内部,更是焕然一新:
雪白的墙壁,光洁的地面,分区清晰的功能布局,崭新的水电管线整齐排列,预留的设备基座稳固牢靠。
深水井旁建起了水泵房,蒸汽管道包裹着银色的保温层。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霉味和烂草烂泥腐败味,而是水泥砂浆乾燥后特有的清爽气息。
随着二百八十名女工人进入工厂,这座焕然一新的巨大建筑终于又开始拥有活力。
女工人们进入自己的工作场地后惊呆了。
她们当中不少人是知道琅琊山路上的老染布厂,好些姑娘孩童时期来这里玩过。
这里荒草丛生,是个抓蚂蚱丶逮蛐蛐的好地方。
所以起初知道她们要来这个地方上班的时候,姑娘们心情惴惴,都为自己的未来感到不安。
事实证明钱进很靠谱。
给她们一个很靠谱的未来。
12月中旬,钱进找了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海滨市劳动突击总队食品厂正式挂牌投产。
开业当天,摄像机噼里啪啦的响。
劳动突击总队已经有了自己的影像大队,钱进希望能够多留下一些时代的影音资料,这在未来很重要。
照相机对准的主席台上,穿着风衣的钱进英俊潇洒:
「同志们,你们现在已经是技术骨干了,我要告诉你们,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小作坊,而是要办成正规的丶有口碑的食品厂……」
「我们的目标,最终是与国外那些有名气的食品品牌进行厮杀,去镇压它们,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国人的点心……」
「要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至少要做到三点!」
「第一,质量是生命线!原料必须新鲜合格,生产必须严格按工艺,卫生必须一丝不苟!每一块点心出去,都要对得起『劳动光荣』这块牌子……」
「第二,品种要丰富,口味要创新,要研究咱们海滨老百姓的口味,开发新产品!一定要记住,永远不能脱离人民脱离消费者,人民爱吃什麽,我们就生产什麽……」
「创新过程要动脑啊,要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咱们海边海产多,能不能试试加点海苔粉做咸味饼乾?咱们本地水果下来的时候,能不能做果酱夹心饼乾?」
「第三,外观要精美!点心点心,不管是口味还是外观,咱们都要上点心啊」
「咱们的包装现在简陋,但点心本身要做得漂亮!裱花要精致,造型要可爱!以后条件好了,咱们还要设计漂亮的包装盒!让老百姓买回去,不仅自己吃得开心,送人也觉得有面子……」
女队员们听着钱进的讲话,眼神坚定。
钱进带出来的队伍,思想上总是不会出问题,毕竟钱进很会画大饼。
另外这也跟食品厂女工人们的底气有关。
她们不再是当初那些只会简单家务的待业女青年了,两个多月的专业培训和实践,让她们掌握了实实在在的技能。
能力和本事,往往跟自信和自尊挂钩。
再一个就是食品厂的环境很好,她们的工装丶待遇也很好,这给一群女青年带来了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
食品厂生产需要讲卫生,所以钱进没有安排放鞭炮,而是安排了一群喜欢热闹的男工人来舞狮舞龙丶敲锣打鼓。
上午食品厂开业。
下午,位于琅琊山路丶泰山路丶黄山路和庐山路上的四家「劳动甜蜜坊」糕点铺也在一片喜庆的鞭炮声中开门迎客。
糕点铺里没有时下常见的水泥柜台,全是木头和玻璃结合而成的透明柜台。
里面整齐摆放着金黄油亮的桃酥丶造型可爱的动物饼乾丶松软喷香的鸡蛋糕丶还有裹着白糖粉的沙琪玛和印着花纹的黄油饼乾。
中午糕点出炉,随即便派送到了四个糕点铺。
当天下午,这四条街道上全是诱人的香气,等到下班时节,这些香气将自行车大军全给吸引了起来:
「嚯,这什麽时候还开点心铺了?真香啊,这用了什麽?」
「这麽多花样,真好看,黄油饼乾是一块钱一斤,不便宜……」
「不贵了,百货大楼的夹心饼乾一斤要一块三,奶油饼乾一斤要一块七呢,人家这是黄油饼乾,就是奶油饼乾……」
「对,我昨天去给我领导送礼,刚买的儿童乐奶油饼乾,你们猜什麽价?妈的,二两要四毛一丶一斤就得两块多,还他妈只收全国粮票,咱工人阶级干一个月,竟然只能换它二十五斤的饼乾……」
「给我称点桃酥,真香,看着比百货大楼的还酥!」
「这鸡蛋糕多少钱一斤啊?」
还有一些青年簇拥在一起好奇的看向糕点铺里的营业员。
统一的白色工作服,这个常见。
但还戴着白帽子和白色棉口罩,手上也戴了真丝手套——这就太罕见了。
一些有机会走南闯北的采购员或者见过世面的干部看到后对周围说:「人家这是讲卫生呢。」
「对,沪都大新大楼底楼那个第一食品商店,人家的售货员也是这样的打扮,看着就高级,现在咱海滨市不甘人后,也高级了……」
女营业员们穿着高级但笑容满面,哪怕口罩挡住了半边脸,她们还是提供微笑服务丶热情招待。
不管是询问什麽不管是问多少次丶买不买,没关系,她们一样热情的招待。
要是有人买商品,更是动作麻利地为顾客称重丶包装,带了孩子的还会用油纸包一点其他点心给孩子们尝尝。
她们的专业形象和热情服务,与国营商店售货员常见的冷淡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更让市民惊喜的是点心的味道和价格。
钱进学供销社两边挂『发展经济,保障供应』,也在糕点铺两边挂上了『薄利多销丶惠及人民』的标语,当然这标语用在了实处,劳动甜蜜坊的点心价格普遍比国营食品厂同类产品略低。
但是用料更实在,味道更纯正,外观也更吸引人。
并且,利润空间还更大……
食品厂的设备几乎全是钱进从商城采购的,工作效率极高,唯一一套大型设备是现实中采购所得,却也是如今相对高效的隧道烤炉。
再就是食品厂管理非常严格,这样成本控制得当,能维持的住利润空间。
就这样,食品厂和劳动甜蜜坊的口碑迅速传开。
开业没两天,四家店铺门前经常排起长队。
自享首选丶送礼佳选,这两句标语是《海滨日报》给的评价。
食品厂的生产车间里,开始了一片繁忙景象。
所有的机器满功率运行。
两个月的集体培训显示出成效来。
女工们分工协作,和面丶成型丶烘烤丶冷却丶包装,流水线作业有条不紊。
质检小组不停穿梭在各个工序之间,严格检查着每一个环节。
隧道烤炉散发着滚滚热浪,正好天冷了,这样女工们工作起来更是干劲十足。
舒服!
另一个自家食品厂这麽快就打响了名声,她们也是实打实的感到骄傲。
现在是很讲究集体荣誉感的时代。
钱进很热爱这个时代。
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八十年代的第二年结束了。
它的第三年,火热的1982在寒风呼啸中悄然到来……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