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预发福利,工匠交心(1 / 2)
第358章 预发福利,工匠交心
他向钱进仔细讲解。
老头是个老泥瓦匠,叫张厚德,今年66岁了,是大柳树公社张家旺大队的着名老匠人。
此人解放前就在省城有名的裕泰营造厂当过学徒,跟着师傅修过教堂丶盖过洋楼,一手「清水墙」的绝活在十里八乡都出名。
钱进低声问:「什麽叫清水墙啊?」
张厚德急忙说:「俺这里的俗话,就是砌墙的时候不用抹灰,砖缝一样勾得笔直漂亮。」
钱进诧异。
还有这麽漂亮的本事?
干部继续说,老汉家里困难,老伴常年生病,儿子残疾,就指望他这点手艺活贴补家用。
可农村家家户户没钱,起不了新房甚至都修不起老房子,他这手艺在农村是明珠暗投。
即使平日里谁家要给房屋修修补补,也顶多管工匠吃顿饭,确实没闲钱给工钱。
这样明明张厚德老汉有一手好本事,家里日子却过的苦。
此次听说能进城吃商品粮丶拿固定工资,是他改变全家命运的唯一希望,所以他赶紧来了。
结果他来的也晚了,加上民兵一看他年纪不符合标准阻拦了他,最后老汉绝望,蹲在公社政府门外哭,让这干部给遇上了。
干部低声说:「钱指挥,您要是瞧得起我,我也愿意给张师傅担保,他的手艺丶他的人品丶他的身板,都是没得说。」
「我们公社礼堂那面山墙,就是55年他带着人砌的,多少年了,一点缝没有,结实着呢,所以我觉得他这个情况比较特殊,特意带他过来向您做个说明。」
钱进想了想,问道:「同志我记得您是姓常?」
干部说道:「对,常住海,我是大柳树公社民兵大队的副队长,部队转业下来的战士,我立过三等功,在战场负过伤。」
「说这些,我不是要自吹自擂,是想说明我不是个没谱的人,我给张师傅担保,绝对是因为我知道他能行,他是市里头搞建设需要的人。」
然后他看了看老头,叹了口气:「就是年纪大了一点,不过他身边是没问题的,79年还来给公社修过会议室呢。」
钱进饶有兴趣的看向常住海,问道:「你们俩怎麽过来的?」
常住海说:「我骑着自行车带他过来的。」
钱进问道:「我看你腿不太好?」
常住海不明白他问这个干嘛,有些尴尬的扶了扶右腿:「膝盖被流弹打掉了,不过不妨碍骑车子。」
钱进又问道:「你想不想去城里干?别在公社当民兵了,我给你在我单位找个班,怎麽样?一样带编制,待遇肯定好的多。」
他现在是核准委的老大,要安置几个人进单位上班,太轻松了。
但是他不是真要把常住海留在核准委里。
这个常住海是个人才。
刚才处理乱局果断勇猛,为人又有同理心丶同情心,能下决断又有担当,这是个很好的管理人才!
他在劳动突击总队很缺这种人才。
于是钱进就想把他弄到自己手下去管突击队员,他肯定适合。
而且他知道,以后劳动突击总队肯定会发达,常住海去了当管理层,这未来比在乡下光明的多。
常住海下意识挠头。
我也没打算毛遂自荐啊。
此时有几个被选上的大柳树公社户籍的泥瓦匠围上来,他们多少都跟张厚德学过手艺:
「张师傅是俺师父,钱指挥,他手艺好,人也好,是个好手艺人。」
「钱指挥我说实话,张师傅不是俺师傅,但是我跟俺弟弟都跟他干过活,他干活时候从不藏私,教导俺两兄弟学手艺,您就收下他吧,他会带徒弟……」
「是,钱指挥,俺仨可以担保他,他要是干不动重活,俺替他干,保证不耽误事……」
钱进说道:「这样,张师傅你先留下,我找个人考察一下你的技术,过关了,咱们再商量后面的事。」
张厚德老眼里顿时流下泪水,赶紧点头:「没问题,没问题,你随便指使我就行。」
钱进还是更多的关注常住海,这才是他真正需要的人才:「你跟我去市里干吧,信我就行了,我肯定给你能谋一个好前程。」
「我信任您,钱指挥,我看过很多关于您的介绍,有报纸上看的也有听人家说的,我信任您,但我……」他低头看了看右腿。
「其实我是个残废人了。」
钱进笑道:「你是个残疾,但绝不是残废!你信我,那就回单位跟你们领导说一声,我回了市里立马给你下调令……」
「那我能不能问问,叫我去干啥?」常住海忍不住问道。
钱进说道:「先去扫地干活,然后,负责给我带队伍。」
「劳动突击队!」常住海下意识说道。
钱进笑了:「嘿,你知道我管着劳动突击队的事?」
常住海点头:「其实我有战友复员回城里后,就加入了劳动突击队,他是五台山路的,说是跟你们很近,他非常佩服你。」
钱进一拍手:「巧了,我起家的泰山路就跟你战友的五台山路是邻居路。」
「你猜得对,我要让你管劳动突击队的一些事,如果你这个战友也是人才,到时候你们俩都进管理层,给我好好管那帮知青。」
常住海放下心来,重重点头:「成,钱指挥您说啥就算啥。」
然后他又高兴的笑了起来:「做好事就是有好报啊,我本来只是看张师傅可怜,决定送他过来找你看看有没有特例,结果我自己成了特例。」
钱进想起张厚德的事,去看考验。
老吴给他进行考察,冲他一个劲点头:「这老师傅真行。」
空地上有些红砖和一桶和好的砂浆,这都是之前考验泥瓦匠们用的东西。
张厚德此时还在干活。
他挽着袖子,露出了布满老茧和青筋的手臂。
只见他一手拿瓦刀,熟练地铲起一坨砂浆,均匀地抹在垫好的砖块上,然后另一手拿起一块新砖,「啪」地一声稳稳按上去,手腕轻轻一抖,挤出的多馀砂浆被瓦刀利落地刮掉。
动作行云流水,精准利落。
此时已经砌好几十块砖了,砖缝横平竖直,灰浆饱满均匀,如同用尺子量过一般。
最后,他用瓦刀尖在砖缝上轻轻一划,一道漂亮的「凹缝」瞬间成型,乾净利落。
「好手艺!」老吴忍不住低声赞叹。
钱进点点头,心中已有决断。
他走到张厚德面前,说道:「张师傅,你手艺过硬,我信,但年纪确实大了。」
老汉顿时叹了口气。
钱进笑道:「这样,我们建筑大队还是破格录用你,但岗位调整一下,不安排在一线砌墙,做技术指导和质检员。」
「后面你负责带徒弟,检查砌筑质量,工资待遇按标准给。但有一条,你这身体吃不消了要及时说,千万别硬撑。」
钱进怕老同志在自己工地上出事。
到时候好心就要办坏事了。
张厚德此人感情很是充沛,听完以后老泪纵横,深深地向钱进鞠了一躬。
钱进扶起来,讪笑道:「鞠躬就免了,感谢是可以的,我确实给你走了特例。」
张厚德握着他的手哽咽的说:「谢谢丶谢谢钱指挥!我一定好好干,你叫我带徒弟,我把浑身本事都教出来,一定把徒弟带好,也给你把质量关把好……」
钱进其实不太想破例录人。
因为底线这东西一旦破了,那很多事就没法办了。
此时他破例录用一个人,那麽就有十个人想被破例录用。
果然,破格录用张厚德的消息,像一阵风传开。
那些落选的匠人仿佛看到了最后一丝希望,纷纷涌上来求情。
钱进坚持原则,除非是本事特别厉害的,或者是之前符合条件但没得到消息的,否则大部分婉拒了。
但就在这时,马从力悄悄拉住了钱进。
他也是泥瓦匠。
钱进估计他想找自己走后门,两人关系很熟,他不好拒绝,就抢先说:「我给你找了个好师傅,你进城以后给我好好学……」
「好好,」马从力满口答应,然后继续莽,「钱指挥,我想给你推荐个人,也是个厉害人。」
钱进无语的看向他。
结果他嘿嘿一笑:「默许了?那我给你介绍一下。」
「我介绍的是俺们队住西头的马木匠,马棚子。」
「他解放前被抓过壮丁打小鬼子,在工兵营当过随军木匠,后来跑回来了。」
「他的手艺绝对厉害,而且他是个全才,不光木工活好,砌墙丶抹灰丶做防水,样样精通样样会,我的泥瓦匠手艺,起初就是跟着他学的。」
「另外他还会丶还会那个,呃,俺全公社就他会——哦,叫什麽混凝土浇筑。」
「俺公社72年修水渠,那涵洞就是他带着人给支模板丶打混凝土弄的,结实得很,一点没漏。他人品也没得说,就是命不好……」
本来他不打算给马从力这个面子的,但「混凝土浇筑」这个词,让他心头一动。
这确实是当时农村极其罕见的技术。
甚至别说农村,就是城里他组建起来的那支建筑队,里面都没有懂混凝土浇筑的。
而建筑大队未来要发展,要承接更复杂的工程,懂混凝土技术的人才太宝贵了。
钱进问道:「他怎麽会这门技术?」
马从力讪笑道:「就是打小鬼子时候学的呗,他当时修过打小鬼子的碉堡,然后学会了浇筑混凝土什麽的。」
「人呢?带来看看。」钱进看看天色说道。
此时他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大王公社,所以只能派车去接人。
越野车奔驰,马棚子被带来了。
这人看起来情况跟张厚德差不多,头发花白丶满脸皱纹,看起来六七十岁了。
他身材瘦高,背有点驼,大冷天也穿着一身打补丁的旧军装,冻的耳朵手上都有疮。
钱进见此脱下棉衣让马从力给他穿上。
马棚子没道谢,他赶紧往后退,期间低着头丶眼神躲闪,很明显的带着一种长期压抑形成的卑微和谨慎。
马从力摁住他,将棉衣给他穿上了,然后笑着对钱进说:「他是狗坐轿子往下蹦——不识抬举,其实他真的老有本事了。」
「俺队里还有大队公社平日里不敢招呼他,但有大活丶大事还真得靠他,他有那个本事。」
「再就是你看他挺老的吧?其实年纪没超出你的要求,他不到六十!」
钱进诧异的问:「马棚子同志,你不到60?」
「五丶五十五六。」马棚子含糊的说。
钱进没多问过去的事,直接让他现场展示手艺。
马棚子拿起工具,干活确实利索。
他先是用斧子和锯快速加工出一根带榫卯的木构件,动作精准利落。
接着又拿起瓦刀,砌了一段砖墙,手法老道,丝毫不逊于专业瓦工。
钱进连连点头:「嘿,有这样的人才你们队里怎麽没给推荐?马从风呢!」
马从风也是个泥瓦匠,这货不干生产队队长了,也要跟着队伍进城。
马从力拉了钱进一把,帮兄弟做了解释:「俺哥不想给你找事,他解放前被抓过壮丁——你明白我意思,我是觉得你钱指挥办事最公道,只看人才不看别的,所以才敢跟你说。」
此时马棚子也来信心了,问道:「这里有水泥有粗骨料细骨料,就差点掺和料了,要我调点混凝土料出来?」
钱进说道:「不用调了,别浪费公社水泥了,你说说吧,调混凝土是怎麽回事?」
马棚子给他口头讲解。
讲解了水灰比丶塌落度控制,提到了什麽振捣密实之类的词。
钱进听不懂,但他大受震撼。
这样他主动跟马棚子握手:「马棚子同志,你的手艺,我看到了,很好,建筑大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马棚子猛地抬头看他一眼,又低下头使劲说:「愿意,我做梦都想进城里去。」
他想去个没人知道他过去的地方,因为他自认有一身好本事,但就是得不到施展,一直郁郁不得志。
「好!」钱进拍了拍他的肩膀,「收拾东西,跟队伍走!」
最后他统计了一下名单。
后面又特招了八个人。
一百零八将!
县里为了表示对市里工作的支持主动派了卡车,两车塞的满满当当:
尽管钱进说了,去了市里会发铺盖卷和劳保用品有福利待遇。
可朴实的农民们秉持着穷家富路的想法,还是带上了家里能带的行李:
打补丁的被褥丶棉衣棉鞋丶包袱箱子,还有用布包装着的吃饭家伙,另外有些人还用尿素袋子装了一袋子的玉米饼子。
怀揣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和对新工作的期待,他们在公社干部的欢送下,坐上了开往海滨市的卡车。
也是开往未来的开车。
钱进这边也看到了未来,建筑大队在政策破冰和严格程序下终于诞生了,现在又终于拥有了坚实的技术骨架。
卡车驶过坑洼的土路,驶上平坦的柏油马路。
路两边逐渐出现成排的砖瓦房丶苏式风格的办公楼丶冒着白烟的工厂烟囱,夜幕降临,更有路灯亮起来……
这一切对常年生活在农村的匠人们来说,既陌生又新奇。
他们扒着车帮,贪婪地看着窗外的景象,脸上写满了兴奋。
此时倒是没有什麽忐忑或者紧张了。
毕竟不是一个人进城,是一群乡亲进城,而且前面还有钱进的越野车带队。
马从力在车上搞怪的喊了一声:「咱这像不像军车?军官坐小车在前面领路,咱当兵的在后面塞了满满一车?」
「没有枪啊。」
「但家伙什可不少,还有被褥乾粮咧……」
卡车最终停在了培训学校。
里面有宿舍有床铺。
匠人们有些拘谨地跳下车,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环境。
钱进提前打电话安排了徐卫东带着一些队员过来帮忙分宿舍。
他则带人去打开了杂物间,里面被褥和福利品够多,是他以前买了拿出来为了大部队准备的东西。
学校宿舍很简陋,但乾净整洁。
红砖地面,白灰墙面。
每间房约20平米,靠墙放满了上下铺的木架子床,全是实木质地,绝对结实,宿舍只在中间留出个过道。
床上铺着崭新的草席,墙上钉着几排挂衣钩。
虽然拥挤,但比他们想像中农村大通铺强多了!
「这床崭新啊,嘿,松木床啊,真结实!」
「诶爹啊,你住我下面,你腿脚不方便了别爬上去了……」
「这地方比咱家强多了,咱现在也住上带电灯的屋子了……」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有电灯了……」
钱进回来说道:「也有电话,就在前面的校长办公室里,谁家里有急事,那就给公社打电话。」
匠人们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等他们安顿好行李,钱进把大家召集到宿舍前的空地上:
「同志们,进了城,就是建筑大队的人了,大队不会亏待大家!」
「还是那句话,我钱进许诺的东西呢,一定会做到,但是!」
「我钱进提出的要求,你们也必须得做到,否则别怪我不讲情面往后清人!」
「好了,大家舟车劳顿了一路,今天不强调太多事了,就是一个别打架丶别随地乱小便也别随地吐痰,行吧?」
众人七嘴八舌的喊:
「准行。」
「谁那麽干谁是狗。」
钱进点点头,招呼他们去杂物间:「走了,跟我去发福利品。」
徐卫东带领的工作人员开始有条不紊地往外分发。
全是好东西,徐卫东看的都眼馋:「钱老大你从哪里弄的这麽多睡袋啊?真好,给我也弄一个呗。」
钱进斜睨他:「你也要过来住?你也要进建筑队去干活?你也准备风餐露宿?」
徐卫东想了想。
还是放不下即将进入家里的娇妻。
卷成团的保暖睡袋确实是好东西,农民们压根没见过这东西,还是有几个退伍兵匠人打开后搞清楚了:
「噢,这是睡袋啊,我当兵那会听当官的说,美帝国那些少爷兵就用这个,老好了……」
「绝对好,真厚实,真暖和,你们摸摸,多软化,是不是?」
「真发给咱啊?扣不扣工资啊?这东西,多好啊,崭新啊,咱这辈子还没用上这崭新的被褥呢,这下子可好,一来来一套!」
捧着厚实崭新的棉睡袋,好些人还搞不清楚这东西怎麽用:
「到底是被子还是褥子?怎麽跟个棉布袋子似的?」
懂行的匠人教导同伴:「打开,整个人钻进去……」
「噢,明白了,就像是自己滚了个被窝!」匠人们这才恍然大悟。
钱进还给配了暖水袋。
这是普通的深红色橡胶暖水袋,属于经典款了,带螺旋盖,从九十年代开始比较常见,但在1981年绝对是高档货,冬天在百货大楼能占据C位,在农村罕见。
农村晚上要取暖,基本上就是人手一个挂吊水的瓶子。
「晚上灌上热水,塞被窝里,暖和一晚上。」突击队队员示范着,同时补充,「一定小心别被烫伤啊,这东西可热乎。」
匠人们拿到后轮流看,看稀罕。
带栽绒领子的棉服又暖和又干练,裤子是厚棉裤,二者是一套,上面都印着「劳动光荣」四个大字。
另外保暖防滑水靴丶带护耳的棉帽子,统统是一人一套。
甚至钱进还给他们准备了洗漱用品:
一个印着红双喜的搪瓷脸盆,一个同款搪瓷茶缸,一条白毛巾,一块灯塔肥皂,一支中华牙膏,一把牙刷。
这就不是商城出品了,都是钱进通过关系采购的。
他冲一行人吆喝说:「都得注意卫生啊,在城里不比乡下,必须得把个人卫生搞好了。」
「洗脸刷牙洗头,这都是每天必须的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