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7章 全民抗旱,全城开动(1 / 2)

加入书签

第317章 全民抗旱,全城开动

国家机器开动了。

海滨市如此大张旗鼓的抗旱救灾还有个原因,国家层级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述,结合来自海外的信息,最终认为南北方今年都会遭遇较大天灾。

南方防洪,北方抗旱。

这是大旗。

有了大旗的指挥,很多政策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执行了。

海滨地区是最先进行旱情告警的地区,所以在这方面乾的也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开始加入抗旱工作。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今年天气格外残忍,刚进入五月中旬,天上那轮白炽的太阳就开始散发六月中旬的热量。

钱进跟随指挥部下乡去查看情况,旱情初现端倪。

往年该是绿浪翻滚的田野,此刻绿色不多,黄色不少。

黄是枯黄的黄。

蔫头耷脑的麦子长势很不好,叶片打着卷儿,边缘焦枯,风一吹,簌簌作响。

韩兆新领着钱进下去掐了几个麦穗一看,小小的麦穗乾瘪瘪的,一看就知道发育不好O

有农民看到他们下入自家麦地,扛着铁杴喊着叫着冲过来:「干啥呢!干啥呢!」

随行的秘书急忙解释:「老同志,我们是市里抗旱指挥部的同志,我们来查看咱农村的旱情。」

老汉一看钱进一行人的打扮,再看不远处的吉普车,赶紧把铁杴扔进了地里去。

他儿子愁眉苦脸的解释:「对不住,各位领导,我们还以为你们是在糟践这地里的麦子呢。」

「别怪俺爹着急,这农民谁不着急?本来眼瞅着快要收麦子了,可是你们瞅瞅,现在就这麦子的情况,咋收?「

韩兆新算算时间:「距离收麦子还有一个月了?咱们这边临海还不太缺水,就是这个情况,你们说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得是啥情况?」

「那边收麦子可是更早啊。」有老干部沉甸甸的说道。

年轻的农民听到他们的话着急的说:「咱这里怎麽不缺水?领导你们去瞅瞅俺大队的水塘河沟吧,都干了!要不然这麦子能长这个逼样吗?」

一行人跟随农民领导去大队周围转了转。

本该泛着粼粼波光的水塘丶小河沟,只剩下一片片浑浊的河床底泥,可以预料,如果再不下雨或者再不能引水到来,河床就要从浑浊变成乾枯乃至龟裂了!

正午的空气滚烫,每一次呼吸都灼着肺管子。

得知市里领导来了,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也来了,指挥部的领导们与他们交谈,能听出一股子恐慌感。

大队干部要求指挥部允许他们往小河沟里引水:「俺南边有一条清水河,那河里水不少,可那边大李庄小李庄拦着不叫俺大队引水啊——」

涉及到生产大队引水这种工程性工作,领导们不能一拍屁股就表决,他们不了解当地水情。

于是韩兆新先安慰干部们不要着急,同时承诺回去就责令有关领导来视察并酌情往周边生产队乃至公社引水。

得到领导的承诺,社员们算是松了半口气。

钱进没有参与讨论,他蹲在地头凝视土地,然后抓一把干土在手里,闻不见尘土味,能闻见绝望味。

回到市里,指挥部开会。

韩兆新有些着急了:

「形势比预想的还要糟,我看了基层的统计,现在还是五月份,就有生产大队出现了人畜饮水告急的情况,要是进入六月七月八月会是什麽情况?「

秘书补充说:「今天刚接到的汇报,青西公社红星红大队那边,几个孤寡老人要到五里外其他大队挑水吃了!「

「还有个叫马山子的生产队,三百多口子人,只靠村口一口快见底的老井吃水——.」

他把汇报报告分发给众人,钱进一看上面那密密麻麻的情况。

头皮发麻。

领导这个位置不好坐的!

韩兆新说道:

「现在大家应该能直观意识到了,旱情现在是压在我们每一个人肩上的山,处理不好它,它能压倒我们农村地区。」

「现在不再是动员大会或者某个会议上的号召了,我就下命令了,各单位丶各部门,现在都要无条件服从指挥部统一调度进抗旱工作。」

「任何作,都必须给抗旱让路!这不是喊号,是军令状!」

「军令状」三个字,如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还好。

现在这年头虽然改革开放丶开始讲究个人的力量,但集体依然是社会最主流团体。

市府下达死命令,整个市民集体都要开始执行。

抗旱工作成了一张无所不在的网,它在哗然中壮大丶悄然中延伸,伸展到了各单位各工厂乃至各家各户,包括钱家。

晚饭时间,一群孩童疯玩以后跑回来准备往浴室钻:「大伯娘,把浴缸放满水啊——」

马红霞没好气的吼道:「从今天开始浴缸停用了,要节省用水,你们想玩水去海边。」'

钱夕赶紧说:「都消停的啊,以后不准那麽闹腾那麽洗澡了,每天顶多可以冲个凉,冲凉的水还得收集起来去浇花。」

「另外没大人带着不准去海边,昨天我听我同事说,海水浴场淹死了两个上小学的孩子——」

马红霞闻言觉得有道理,让孩子们去浴缸里站着,冲洗之后把水又给舀了出来,准备拿去浇花浇菜。

钱进给她在楼顶放了一批泡沫箱丶铁皮箱之类的东西,放上土后种了蔬菜。

饭菜上桌,格外简单。

以前是两道肉菜配四五道蔬菜然后还有个汤,慢慢的菜量开始减少。

今晚饭桌上加上了咸菜。

钱进笑着调侃,说迟早有一天桌子上只剩下一盘咸菜。

但这咸菜很好吃。

毕竟是他从商城买出来的东西,他用供销社来路进行解释,一行人吃的开开心心。

钱程有些疲惫,一边扒拉着碗里稀疏的菜叶,一边说话:「老四丶媳妇,下个礼拜我应该就不在家吃饭了。「

「单位下了动员令,各科室组织志愿支援小队,轮流去近郊的刘家庄大队挑水运水,下班过去,晚上住那边。」

「我们科里城里人多,老同志多,我报名参加第一组进支援,一去个礼拜。」

钱进点头:「好,大哥,在单位里这是好事,你放的去,咱家里有大嫂坐镇呢。」

马红霞帮自家男人整了整衣领,有些心疼:「近郊的地方还缺水啊?有那麽缺水吗?

,'

钱夕解释说:「那地方我知道,缺水是不怎麽缺,但老弱多点儿,壮劳力太少了。」

「对,以前他们喝水是用自来水,现在自来水厂把郊区线已经停了。」钱程补充,「特殊时期,大家先挑水吃,壮劳力不够的地方,城里的工厂单位组织积极分子去帮忙。」

马红霞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还是没说出反对的话,只长长地叹了口气:

「唉,这该死的老天爷,孩子他爹你下去可得当心点,挑担子别硬逞强,你那腰——」

「没事,放心,我心里有数。」钱程打断妻子的话,声音放柔了些,「挑水的都是精壮小伙和我这样的好劳力,活儿分着干,不累。「

马红霞便说:「那行,你忙你那边,就像四兄弟说的那样,家里你不用担心。」

「我这边还有建国妈她们帮忙呢——」

钱夕放下手里的碗乐了:「大嫂,你指望不上我了,我大哥那里忙?我这边也不轻省。」

「昨天我们单位的的李书记找我谈过了,市里想组织一支抗旱知青助农大队』,男同志下乡干活,女同志前方宣传丶后勤支援。」

「你也知道,我现在认识不少还闲在家的待业知青姐妹,李书记的意思,让我出面帮着把她们组织起来,宣传男同志下乡支援,也给下乡的男同志们提供后勤支援。「

马红霞呆了:「啊?你也去啊?」

「我觉得晓红也得去。」钱夕看向钱烈的妻子赵晓红。

赵晓红:「啊?我?」

她自从回城一直没工作,但她不是闲着。

钱进得知她在公社当过会计后,就找了师傅带她,也给她从商城买了好些财会书籍让她学习。

钱进以后肯定要搞企业。

他其实不喜欢把自己七大姑八大姨往企业里安插,以后也不准备这麽干。

可财会工作不一样。

如果赵晓红有天赋,他希望这方面由自己人负责,起码初期企业架构不那麽严谨齐全的时候,才会让自己人掌控更安全。

钱夕冲她点头:「对,晓红,我觉得这事能干。」

「咱不能总在家乾耗着,心都慌了。抗旱是大事,咱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力,至少能帮农民一点忙,咱都是下乡回来的人,都知道农民可不容易。」

赵晓红苦笑:「我其实一点都不慌,我现在忙的还挺充实的。」

她看向钱进。

钱进点点头:「三嫂,这确实是好事。」

赵晓红点点头:「吧,二姐,那你带着我干吧。」

钱夕有着东北妇女的虎性,痛快的说:「行,你麻溜跟着我就得了,看我领着你怎麽去整吧。」

「哎哟我娘来—「马红霞眼前一黑,「你说你这带着一群姑娘家去干工作,那也—

—也自己当心吧。」

她终究不是长辈,没法劝阻平辈人的工作。

钱夕这边大大咧咧的,说:

「大嫂,瞧你说的。我们不去抢险挑担子,就是在城里头转悠,做做宣传,帮指挥部统计统计情况,分发点小东西,安全的很。」

马红霞最后胆战心惊的看向魏清欢:「小魏老师,你丶你不会也得去参加抗旱工作吧?」

魏清欢忍不住笑了起来:「大嫂放吧,我帮你看孩子!」

马红霞松了口气,讪笑起来,然后她又左右张望着问:「涘,建国妈,你男人呢?」

陈寿江今晚没回家吃饭。

运输公司现在更忙,此次抗旱工作,他们运输队全是主力。

只见停车大院里,此刻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汽油味丶铁锈味混杂着男人们的汗臭味焦臭味四处弥漫,而喇叭声丶电焊声混着一群男人高亢的吆喝声响成一片。

几辆解放牌CA10B卡车被围在中央,车头灯雪亮地照着。

陈寿江正和他的师傅丶同行围着其中一辆忙碌着。

院里的全是大老爷们,大家伙赤着膊,黝黑的脊梁在灯光下闪着油亮的汗水。

司机们正在往车斗里焊接一个巨大且结实的铁架子,此时他们在调整焊接到架子底部的粗大圆环。

「这边这边,老四,角钢焊牢靠了!这可是要装几吨水罐的!」陈寿江叮嘱。

他从下午就忙活,如今汗水顺着鬓角流下,在沾满油污和灰尘的脸上冲出几道浅痕。

「王师傅,我看咱底盘那几个承重箍最好再多加一道保险链子,路上颠出个好歹,咱可赔不起!」

一个老师傅拿着扳手,仔细检查着焊好的承重环。

他用力晃动了两下焊点,才点点头闷声道:「嗯,行了。陈儿,这真行吗?厂里技术科说咱们这麽瞎改,属于违章改装——」

「呸,什麽违章不违章!」陈寿江吐了口唾沫,指着院子里几辆已经「改装」完毕的卡车。

那几辆车的车斗里都牢牢固定着巨大的银白色圆柱形储水罐,在灯光下闪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你看二队赵强他们改的!咱这算啥?」

「你们都知道,我孩他四舅是这次抗旱救灾指挥部的副指挥—」

「钱进嘛,谁不知道?我们要是不知道你这层关系,能听你个外来胡子的指挥?」有个汉子莽撞的说。

这话说的可不客气。

但他们交情很好,陈寿江又有着传统东北汉子的豪爽,只在乎事实,从来不纠结细节和礼节。

他嘿嘿笑道:「是丶是,一直以来我跟着我那个小舅子沾光,这次怎麽也得给他帮上忙,同时我跟你们说,这对咱自己也是个机会。」

「咱有我小舅子这关系,是吧,只要咱这次下苦功敢拼命,到时候表彰大会上怎麽也得给咱戴大红花丶发大奖状,万一能弄个抗旱赈灾先进个人什麽的—」

「哈哈哈哈!」一群人大笑起来。

「隔着他妈老远就听到你们鸭子一样的嘎嘎叫,弄啥咧?」已经荣升第五运输公司中队长职务的乔进步拎了二十斤散啤酒进门。

陈寿江等人急忙去接散啤解渴消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