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4(2 / 2)

加入书签

他心里有一个猜测:或许幸村精市他们出事,是因为自己的存在。

太宰治是世界之外的人,即便转生后, 他无法再改变自己观测到的东西,但他观测的能力依然保留了下来。

某种意义上,太宰治相当于外来的观测者。

观测者虽然无法主动改变看到的一切,但祂们的视线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就比如太宰治自己, 在既定的命运中,他并没有死在12岁这一年, 所以只要世界之外的视线不向他提前投来目光, 他就能活下去。

可观测者一旦看向太宰治,他就会落实死的状态, 立即死去。

此前的回溯中,丸井文太出事,基本都是在太宰治眼前死去的。

偶尔几次两人不在一处,太宰治也都在丸井文太死前看到了造成对方死亡的元凶,并且推测过元凶可能会造成的死亡。

太宰治有考虑过观测的因素,但由于因果的存在,他一直没正经往这方面想。

现如今,忍足侑士的死因令他转变思路,为他破开了这道迷雾。

在忍足侑士他们没出事的节点里,太宰治并没有在他们的死亡节点与他们见过面。

幸村精市没有与太宰治闲聊,或许早就离开了体育用品店,没有遇到绑匪;

忍足侑士并未和太宰治一起出行,就不会特意去挑两个相邻的座位,而是去挤第一排剩下的单个座位。

重新来过,太宰治知道了绑匪的存在,看到了设备的掉落,同时又通过推测与调查,观测到这两人的死亡。两人的死因在观测者眼中形成了完整的逻辑链,死亡状态被落实,自然也就改变了命运。

可他们又为什么能够避免死局呢?

虽然今天还没过去,但事件平息后,太宰治没有发现任何幺蛾子。凭借经验,他猜测应该不会再出事了。

避免了死亡,自然是改写了命运。

自身被命运束缚的程度越高,影响命运的能力越强,太宰治愿意将此称之为事物在命运中的权重。

假如以故事作比,一个角色在故事中越重要,经历披露得越多,权重越高。

非要选定一个权重高低的量化标准,太宰治倾向于“篇幅”。篇幅占比越大,与命运的关联度越高。

若以太宰治这位观测者看到的一切为例,他接触最多的人是丸井文太,那么丸井文太就是在这份命运里权重最高的人,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命运之河的流向。

在原世界的故事中,太宰治就是一个拥有很高权重的人物。

假如太宰治没有逃到另一个世界,命运的伟力继续运作,哪怕他在河里当了好几年的水鬼,在观测开始的那一刻,他也一定会回归他应该出现的位置。

无论是突然重生、复活,亦或是莫名其妙让他夺舍一个跟自己长相一模一样的路人,太宰治一定会以被观测到时他应有的状态出现。

没有权重的人,的确很自由。但与此相对,他们无法影响高权重者的命运。

被观测到的内容中,根本没有无权重之人的存在。当观测开始时,他们的存在与努力会被不可抗力抹去,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是徒劳。

作为外来者,太宰治没有权重,至少没有很高的权重,不然也不会面对丸井文太的死束手无策。可忍足侑士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