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2(2 / 2)

加入书签

唐太宗李世民不止一次的想,若自己面对的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可否扭转乾坤呢?

*

秦始皇嬴政听到神迹还要继续讲述大唐之事,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秦始皇嬴政不确定神迹能否讲到他们秦朝,虽然秦朝二世而亡,没什么可讲的。

但是秦始皇嬴政真的想知道那个败家子到底是谁。

第304章

*

唐高宗, 684年

天幕再次消失,已经知道后朝之事的唐高宗李治不再犹豫,他以造反之罪废除了李显的太子之位。

并且李治毫不犹豫的赐死李显。

别怪李治无情,只要李显活着, 废太子李显便是李旦最大的威胁, 毕竟李显当了这么多年太子, 有自己的太子班底。

李治怕武则天会利用李显来打击李旦。

但只剩下李旦一个儿子就不同, 就像神迹所述,武则天之所以能够篡唐, 首先是她皇太后的身份,其次是她有李显和李旦两个儿子。

无论如何,武则天都不会动李旦,因为李旦是她的保障。

李显到死也不明白,为何他家父皇如此狠心, 明明自己才是反抗他家母后的人, 而李旦是个只会让位的废物!

李显死后, 唐高宗李治立马立他唯一的儿子李旦为太子。

可惜, 此时的李隆基还没有出生,因此李治没法立皇太孙。

至于皇后武则天, 李治并未废除她的皇后之位, 李治心里明白武则天是有能力的, 日后的大唐还需要她的辅佐。

但是李治终究开始提防武则天, 即便武则天有利用价值, 她的价值仅仅是身为辅政的皇太后,而不是武皇武则天。

除此之外, 唐高宗李治并没有立裴炎为辅政大臣,毕竟他背叛过唐朝一次, 不论后面他有没有悔过,唐高宗李治不再信任裴炎。

唐高宗李治提拔了狄仁杰还有宋璟等人为李旦的太子班子。

唐高宗李治这一首操作可让朝堂大动荡,政治格局被完全打乱,隐患也埋了下来。

毕竟有些大臣的利益被触及,他们心底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如此过了一年,时间来到了685年,命运的轨迹没有发生改变,唐高宗李治还是在这年驾崩。

但是和历史不同的是这次唐高宗李治的临终遗诏可没让武则天辅政,而是把唐朝完全交给了李旦。

*

武周

神迹消失后,武则天再次调整了自己政策,她对李显彻底失望。

刚进长安屁股还没坐热的李显再次被贬黜,这一走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但是和李治的处理不同,武则天并没有处死李显,毕竟她余下时间还很长,不着急斩草除根。

罢黜了李显后,武则天直接立了李旦为太子,并把李隆基又上回了李旦这一脉。

可武则天却没直接立李隆基为皇太孙,她对神迹说的那句最该早死的帝王耿耿于心。

对于李隆基,武则天还要考察一番。

同年,武则天又把武周改回了大唐,这一系列举动下来,明摆着是要还政于大唐。

众臣惊讶不已,特别是狄仁杰,他万万没想到他们陛下会在刚登基之初就如此。

李唐还是有号召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