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9(1 / 2)

加入书签

之位不是大统的言论,之前咱们也说过,李隆基继位的确是名不正言不顺。

依旧制,立嫡不立庶,怎么算都是李成器更有正统性,此言论出,不管结果唐睿宗是否废太子,都会恶化太子李隆基和他长兄李成器之间的关系。

但是此计谋却被太子李隆基一方识破,根据《旧唐书·姚崇传》记载,宰相宋璟向唐睿宗李旦上奏,请求将皇子李成器、李守礼二人外放当刺史,并且还主张把太平公主派至东都洛阳。】

*

武周

听神迹讲述日后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政治斗争,李旦越听越觉得的心口发堵。

他就怕自己做出什么昏庸的政策,把好不容易光复的李唐再嚯嚯完了。

李旦深知自己接受的李唐已经不是他父皇当年的李唐,毕竟他家母后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消耗了大量的家底。

加上几场政变,朝堂动荡不安,众臣来回站队,此时的李唐的确需要一个手腕强硬的帝王,显然自己不是。

李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是兄弟几人里最小的,也没受过作为帝王的正统教育,治国方面一知半解。

加上自己性格的原因,他本就是个心软和不果断的人,真的不适合当皇帝。

【最后唐睿宗李旦听从了宰相宋璟的意见,他把李成器他们外放当刺史,但是并没有将自家妹妹太平公主赶去洛阳,而是安置在蒲州。

除此之外,唐睿宗李旦还下令让太子李隆基监国,坐实了李隆基的太子之位。

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第一次交手中,太子李隆基赢。】

天幕中,擂台上的太子李隆基向太平公主重重挥拳,场上的比分变成了一比零。

*

唐高宗,唐殿

李旦听自己最后站在了自家儿子一方,着实松了一口气。

讲真,他十分担心自己登基后变的和他哥李显一样昏庸,把江山社稷交给外人。

【唐睿宗虽然把太平公主安置在蒲州,但是他却做这个坏人。

在《旧唐书·姚崇传》以及《旧唐书·宋璟传》都有记载,唐睿宗把此事原原本本的告诉太平公主,都是太子李隆基所为。】

天幕中裁判唐睿宗李旦上场,只见他头上几个大字,“不关我的事,你们打!”

然后裁判唐睿宗李旦又下场了,擂台上剩下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

【路人甲】:这么看唐睿宗李旦真是蔫坏,挑拨离间第一名。

李旦……

【但此时的太子李隆基并不想和太平公主正面冲突,根据《旧唐书·宋璟传》中记载,看太平公主来找茬,李隆基还是了,于是李隆基把锅甩给了宋璟等人,导致宋璟他们被贬为刺史,李隆基失去左膀右臂。

然而在景云二年五月,太子李隆基又主动请求太平公主回长安。

第二场斗争中,算是太子李隆基败。】

阿斗想不明白,明明唐睿宗李旦都向着太子李隆基,为何太子李隆基还如此委屈齐全,好不容易以损失自己亲信为代价把太平公主送出长安,竟然又亲自求太平公主回来。

他这是要干什么???阿斗不明白了。

【皇子李治】:唐睿宗李旦是不是做了什么?

李治觉的事情没那么简单,肯定是唐睿宗李旦做了什么事,李旦之前那么扶持太平公主打压太子,怎可能轻易的放弃太平公主这股势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