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4(1 / 2)

加入书签

以厚葬,若她们两人真的毒死了唐中宗李显,怎么可能得以厚葬呢?】

*

“史书果真是胜利者书写的。”赵匡美感叹,“若是没有记错,唐中宗李显死后十五天就发生了唐隆政变,能在短短十五天就组织如此大规模的政变,当真是突发奇想么?”

赵匡美转头看向赵德芳,“德芳,你怎么想?”

“唐中宗李显死后,李重茂继位,其实也是名正言顺,唯有打出清君侧的口号才出师有名。”赵德芳也觉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毒杀唐中宗李显大概率也是个借口。

*

公子扶苏分析唐朝局势,也更倾向于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并未毒害唐中宗李显。

之前神迹提过,太子李重俊杀死了武三思极其党羽,而武三思又是韦氏同盟,在势力大损的前提下,该修养生息才是,此时对唐中宗李显动手显然是不明智的。

再者,若安乐公主真想当皇太女来继承皇位,显然唐中宗李显的册封比皇后韦氏更有力度。

【总之,唐中宗李显到底是如何死的,目前的争议还很大,咱们暂且就分析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乐瑶对于历史上有争议的话题都不会给出定论,毕竟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每个人读历史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作为主播的任务就是把不同的历史观点分享给大家,绝对不强加自己的观点,乐瑶一直努力的不带个人偏向,当然了,有时候还是难免带一点的。

【接下来咱们继续说说改变大唐命运的第四场政变,亦是发生在玄武门的唐隆政变。

这次政变的主角是唐睿宗的儿子,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

【阿斗】:唐朝的政变真多呀,后面还有么?

阿斗再次感叹,他扒拉手指头算算,这已经是神迹提到的第四个政变了。

*

唐高宗,唐殿

唐高宗李治听神迹提到的第四次政变,他叹了一口气,若不是自己当初的选择,也不会有后面接二连三的政变。

唐高宗李治看向武则天,可是天下却没有卖后悔药的。

如今政治格局已经形成,唐高宗李治在想该如何才能避免后朝之乱……

*

唐太宗,唐殿

听到神迹提到唐玄宗李隆基,唐太宗李世民还有李承乾他们不由皱起了眉头,大殿的气氛一下压抑下来。

第297章

唐太宗李世民对于唐玄宗李隆基这个后辈的情感很复杂。

观李隆基的前半生的算的上明君, 但是后半生却宛如夺舍。

唐太宗李世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防止后世出李隆基这样的子孙,什么机制能遏制昏庸之君,又不会导致权利的失衡。

*

武周

李旦没有想到竟然是他的三郎李隆基造反,确切的说应该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侄子。

李隆基垂拱三年, 也就是两岁那年就被封为楚王, 然后过了两年又被过继给了已故的太子李弘为子, 身份由李旦的儿子变成成侄子。

若是按照礼法来说, 就算李隆基造反成功,这皇位也轮不上他来坐, 毕竟他还不如李显最小的儿子李重茂正统。

李旦万万没想到最不可能造反的儿子竟然造反了,与此同时,李旦又担心他家母后会对李隆基下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