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1(2 / 2)

加入书签

【咱们举几个例子,来看看申时行是如何和稀泥的。

第一,在万历帝气恼的要开棺鞭尸张居正时,是他私下劝解万历帝才让张居正得以最后的体面。

第二,当万历帝效仿明武宗朱厚照训练新君,造到文官集团拼死反抗时,为防止出现第二个豹房,申时行去找掌管皇宫军权的宦官商议。

申时行以委婉的方式问宦官,要是操练的新兵有造反之徒,他们岂能负责。

于是宦官集团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开始劝解万历帝,训练计划搁浅,文臣集团没有拼死进谏。

第三,他在考核制度上一边放水文官集团,一边又力推有才之臣,比如因为支持张居正被打压的潘季驯,让他治理黄河并颇有成效。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唯一翻车的便是国本之争,申时行本想继续和稀泥。

但没想到文官集团逼着他表态,申时行因为迟迟不表态而受到弹劾。

看透了朝中局势,也看透了万历帝的态度,面对无法调和的矛盾,申时行选择离开。

因此他也得以善终,不知大家觉的这样的臣子是不是忠臣?】

【路人甲】:只能说大明再无第二个张居正。

很久没出现的粉丝路人甲一声感叹,就像当年朱叫门杀了于谦一样,万历清算张居正后便再无张居正。

毕竟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子孙后代想想。

从万历拉拢守旧的文官集团,像文官集团妥协那一刻,他就输了,彻彻底底的输了。

万历后期说是反抗,不如说是无奈的逃避,眼不见心不烦罢了。

万历只当好自己这一世的皇帝,至于后朝帝王,与他没任何关系,这极度的自私真是像极了嘉靖帝朱厚熜。

【不过宅男万历帝也有他强硬的一面,他有所妥协也有所不妥协,比如在军事上。

接下来咱们讲讲万历帝的高光时刻,万历三大征!】

恢宏的音乐再次响起,直播间面前的众帝王不由的皱起眉头。

第224章

“这玩意会打仗?”朱高煦第一个站出来质疑, 他才不信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万历会带兵打仗。

这年头是个人就会指挥打仗么!!

朱高煦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虽然只是文字,可后面那一堆的感叹号表达出朱高煦是有多不信。

【接下来咱们详细说说万历三大征。

首先是宁夏之役,此次造反的是在嘉靖年间投城明朝的蒙古人哱拜。

早年他因为得罪了部落的首领, 就带着手下的人投靠了大明朝, 加封了都指挥。

大家都知道, 自嘉靖二十五年后, 嘉靖帝就只专注于帝王之术和朝堂内斗,压根不关心边境局势。

因为朝堂的放纵, 哱拜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武装势力。

到了万历年间,哱拜在宁夏已然独霸一方,万历十八年,哱拜让自家儿子接替自己大将军的位置。

万历十九年,蒙古大军侵犯宁夏地区, 哱拜请求率兵支援。

在这场战役中哱拜发现一件事情, 首先是他手下的大军相当听自己指挥, 其次是侵犯边境的蒙古军见到自己便溃不成军。

这让哱拜萌生出一个想法。】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