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9(2 / 2)

加入书签

【唐肃宗李亨】:这不会是这逆子篡位的阴谋吧!

“儿子没有, 若儿子对皇位有半分觊觎, 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儿子向太宗之灵发誓。”李倓对神迹发誓。

【唐太子李世民】:汝才是孽障!

李世民再次呵斥,在李世民心中唐肃宗李亨是和唐玄宗李隆基一样的昏君, 一个放任外族杀抢掠夺,一个造成安史之乱,没一个好东西!

再次被骂的唐肃宗脸色变的更加难看,他越发觉得神迹是假的,但却找不出任何破绽。

【等着唐肃宗李亨继位后,身为长子的李豫被封为太子。

开始唐肃宗李亨是想学唐高祖李渊,把太子之位给大儿子,然后封英勇善战的皇三子李倓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去平定安史之乱。

但是这个想法被谋臣李泌否决了,李泌深知三皇子李倓太像唐太宗李世民,若将兵权交给三皇子恐怕会出现第二次玄武门之变。

唐肃宗李亨认同李泌的想法,于是将兵权给了太子李豫。

而三皇子李倓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是松了一口气,他和太子李豫本就兄弟情深,他自己也担心日后的局势不受自己控制,最终酿成手足相残悲剧。

咱们之前也说过,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有很多客观因素在里面,若他不反,他身边的大将谋臣也会逼着他反。

毕竟,不反就是死。】

听到玄武门之变,宛如一盆凉水泼下,降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熊熊怒火。

虽然玄武门之变没有发生,但李世民知道,若不是神迹的出现,玄武门之变根本无法避免。

*

至德年

“儿子相信三弟,他所做的一切都为了大唐江山。”太子李豫相信自己的弟弟,他太了解李倓了。

【于是得到兵权的太子李豫就承担起了收复长安的责任,他开始率军出征,冲在最前面,而三皇子李倓则留在唐肃宗身边。

因为太子李豫常年出征在外,皇后张良娣便生出了其他心思。

太子李豫并非皇后张良娣所生,她想为自己的儿子争夺太子之位,于是勾结唐肃宗的心腹宦官李辅国,与他联手算计太子。

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个宦官李辅国,他可是唐朝第一个封王掌权的宦官,权利之大甚于帝王。

连宰相见了他都要尊称他为“尚父”。】

“臣不敢。”李辅国没想到神迹会提及自己,“臣对陛下绝无二心。”

唐肃宗皱起眉头,并没回应,也没发回应,即便他心里相信李辅国不是那样的人。

*

“这么看咱大明起码没有宦官专权,虽然也有啥八虎,但是都是纸老虎。”朱高煦忽然发现他们大明的太监还挺老实。

“二哥,后面还有几个奇葩皇帝,谁知道有没有被宦官夺权的。”朱高燧觉的朱高煦这话说的太早了。

“那不能够,文官集团也得让啊。”朱高煦道,“谁能从他们手上夺权,皇帝他们都敢杀。”

朱高煦这话里带刀的本事和赵匡美看齐。

*

开元年

“这个小畜生,竟然用宦官,朕才不会重用宦官。”唐玄宗李隆基赶紧抬高自己,他恨不得让神迹多说说李亨那个小畜生,如此对比之下就会显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