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2 / 2)
【朱高煦】:老头子还得哄着,麻烦。
【朱高煦】:我还是不想听老头子的功绩。
朱高煦……
朱高煦扑通跪下,“爹,你爱打就打吧,我欠打。”
此时的朱高煦也是一整个大无语,他也不想,但是他自己控制不住他自己。
“二哥跪的真快。”朱高燧再次感叹,“大哥,之前神迹是不是说过,二哥造反那会跪的也特别快,不知道有没有现在这么快。”
“你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朱高煦气的不行,几年不见,他这三弟的嘴怎么变的如此损!!
朱高燧赶紧捂住自己的嘴,行行,他不说了,他怕一会他二哥过来咬他,
【明太宗朱棣的功绩随便拿出一样来,都足以让人称赞。
但是看到明太宗朱棣如此功绩,不知大家有没有联想到咱们之前盘点过的败家子帝王?】
【秦始皇嬴政】:隋炀帝杨广?
作为直播间元老级别的粉丝,嬴政第一个脱口而出。
神迹说的所有事情,秦始皇嬴政全部记在心里,没有神迹的时候他会反复看神迹所述,吸取后朝教训。
像是秦朝的严政,嬴政已经有所改变。
如此是借鉴了汉文帝和唐朝皇帝的治国理念。
【没错,虽然结果不同,但的确有些相似,咱们来对比看看。
明太宗朱棣五次北伐,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
明太宗朱棣京杭大运河,隋炀帝杨广的隋唐大运河。
明太宗朱棣迁都北平,隋炀帝杨广迁都洛阳。】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明太宗朱棣和隋炀帝杨广的“功绩”真出奇的相似。
听神迹将自己与那昏君相比,朱棣的气场瞬间阴沉下来。
“不是吧,我爹是第二个隋炀帝??”朱高煦脱口而出。
随即是朱高炽、朱高燧、朱瞻基齐刷刷的叹气。
这嘴,能不要就别要了。
“二哥,你还不如当个哑巴。”朱高燧真心道。
第140章
【虽然两人功绩看起来相似, 但是结果却天差地别。
明太宗朱棣的五次征北大获全胜,隋炀帝杨广的三征高句丽皆惨败。
明太宗朱棣的迁都开启了第一个天子守国门,隋炀帝杨广的迁都没延续国祚。
明太宗朱棣的京杭大运河如今还在沿用,隋炀帝杨广的大运河后期堵了
同样的折腾, 大明王朝的经济仍旧没有崩溃, 人口还在有条不紊的增长。
隋炀帝杨广则是把大隋的家底给折腾没了, 以至于二世而亡。】
听着神迹的对比总结, 真让人不由感叹。
*
宋
“哥,你说隋炀帝明明开头都对, 怎么结果完全不一样。”赵匡美感叹,“不过着实没想明朝皇帝竟然能把事情都做成了。”
【永乐盛世的开创,除了明太宗朱棣本人的确有战略目光的原因外,太子朱高炽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前方冲锋固然重要,但是后方支持也相当重要。
若给明太宗监国的是汉王朱高煦, 明太宗朱棣怕是打仗都打不安心。】
朱高煦???
“不是, 大哥干什么事了?”朱高煦想不出朱高炽干了什么, 神迹有啥好夸的。
【朱高煦】:我大哥干啥了?他不就只会顺从么?
“二哥, 你连顺从都不会。”朱高燧紧跟着道,“你只会造咱爹的反。”
朱高瞪朱高燧, 心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