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1(1 / 2)
老三都造反,好在作为的太子的老大没有。
【到了第五阶段,明太宗朱棣年岁大了,开始逐渐放权,但不乏矛盾心理。
比如明明下令,军机重物可以让太子朱高炽自己处理了,这明显彻底放权了。
但是一反手就又把太子朱高炽身边的近臣关押,虽然没有关押几日,终是对太子朱高炽的敲打。】
【朱高煦】:人老了,都这么反复无常?
“爹,我这话不是针对您,针对的是天下间所有老不死的。”朱高煦解释,还不如不解释。
【到了第六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永乐二十一年,赵王朱高燧属下意图造反。
这个之前咱们也说过,朱高燧手下想下毒弄死朱棣,然后伪昭让朱高燧登基。
随着最后一个儿子也如此逆反,朱棣终于放下了对太子朱高炽所有的戒心,下放手中所有的权利。
明明身子已经破败,但明太宗朱棣最后一次出征,不知他是怀着如何心境,是不是带着对朱高炽的一丝补偿。
随着明太宗朱棣驾崩,当了二十年太子的明仁宗终于登上了政治舞台。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个月。】
听到朱高炽最终登基,虽然早知道结果,但这一刻李承乾的心是激动的,替明太子朱高炽高兴。
【从太子朱高炽艰难的权利之路,咱们可以看出明太宗朱棣对权利和朝堂的掌控。
并不像之前调侃的那样,什么明太宗是朱高炽的征北大将军。
但是作为太子的朱高炽监国之功不容否定。
要是后方起火,明太宗朱棣也无法五次征北。】
乐瑶看了看时间,虽然还不到九点,但是刚刚让粉丝报菜名弄的,她肚子咕噜咕噜叫了,一会点个小烧烤小奶茶喝。
油滋滋的小肉串吃起来~
【今天主播有点事,咱们就唠到这,明天咱们继续说说太子朱高炽在监国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顺便唠唠如此隐忍的明仁宗朱高炽是如何“叛逆”的。】
第139章
*
永乐年
离神迹上一次出现又过了五年, 朱棣第三次征北归来,这次打的兀良哈。
没了瓦剌和鞑靼,兀良哈又生了不该生的心思,又被明太宗朱棣好一通收拾。
朱棣御驾亲征, 仍旧由太子朱高炽监国, 虽然朱棣对他仍旧严苛, 但没神迹所述的那么猜忌。
但对于神迹说的“叛逆”, 朱棣还是十分在意,他想不出一向老实的长子朱高炽能如何叛逆。
不光朱棣好奇, 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也十分好奇。
特别是朱高煦,他之前以造反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如今知道他爹如此“变态”,朱高煦忽然没了造反的心思。
他不想当太子,一点也不想了, 现在他就想看看他大哥是怎么叛逆的。
在朱高煦的印象里, 朱高炽是连生气都不会的人, 这样的人如何逆反?
难不成也给他爹一个扫堂腿??
朱高煦甩甩头立马否定, 这事估计也就他干的出来。
朱高煦老老实实的等他哥逆反,这一等就是几年, 除他爹的第三次征北和大建北平, 没有其他大事发生。
我哥, 咋还不逆反?
时隔五年, 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再次来都城祭拜祖, 兄弟三人终于见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