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8(2 / 2)
“三弟,你胳膊肘往哪拐,咱俩两个死人,不该同仇敌忾么!”朱欆往后一退,朝朱棣那一撇嘴。
还在空气里画了一条线。
朱棣……
“你爱死死,别拉着我。”朱棢用鞋底蹭地,蹭的地方正是朱欆刚刚画的线。
“你不死就不死么,阎王让你三更死你还能活到五更!”朱欆在空气中接着画线。
朱棣叹气。
朱欆和朱棢异口同声,“Judy!你叹什么气!”
接着殿内一声大吼,“闭嘴!”
来自老父亲的震慑,殿外瞬间安静了……
*
唐。
听到明朝皇帝如此出身,李世民不由佩服。
如同朱元璋一样,李世民对汉高祖刘邦评价很高,英雄不问出处,能在逆境中得天下乃是王者。
“这样的人还得天下?”李渊大惊,刘邦那样的人得天下已经够不可思议了,乞丐还能当皇帝?带着百姓一起要饭?
朱元璋瞬间代替刘邦成了李渊第一个瞧不起的帝王。
【李渊】:乞丐都能当皇帝?
【朱元璋】:李渊那怂鳖都能,乞丐咋就不能!
朱元璋不惯李渊毛病,开口直接骂。
李渊捂着心口,“吾儿,他骂你是王八蛋。”
李世民眉头微皱,“父皇,时候不早了。”
“吾不困。”李渊瞪大眼睛,他不走,今个他要和那个乞丐一战到底!
【这样的开局,要想别人给自己卖命,自然要不吝赏赐,不然人家凭啥跟着?
俗话说,天下攘攘皆为利来。
明太祖朱元璋对功臣予以封赏赐,不过他并没有给他们封王,而是公侯伯。
为了压制这些功臣,朱元璋又封自己儿子为王。
明太祖朱元璋对儿子们家教很是严格,都是经过战场锤炼的,没一个养尊处优,当然,皇太孙除外。
对自家儿子封王,除了战略决策当然也有私心,毕竟都是亲儿子,怎么闹,这天下还是他们老朱家的。】
听神迹把自己的心理分析的一清二楚,朱元璋感叹,“不愧是老天爷,啥都知道,人在做,天在看。”
这也是为何听朱棣造反,朱元璋没立马暴怒的原因,在怎么反还是老朱家的天下。
当然,造反是不对的。
老四这个兔崽子,知道没脸,把自己的名都改了,Judy???什么玩意!
【明太祖朱元璋给自家儿子封王,除了压制功臣和私心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蒙古还未灭亡,随时可能南下,边境局势动荡,需要信的过的将臣去守。
谁能信的过?自家亲儿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守的是自家江山。】
乐瑶放出一张地图来,地图上标注着镇守藩王的位置和名字。
【咱们来看看明太祖朱元璋的战略部署。
从东到西,驻守的藩王依次为,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这九王被称为九大塞王。
九大藩王建立起了坚固的关内的屏障。
因燕王和宁王驻守要塞,因此他们手中的兵马比其他几位要多。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给了九大藩王兵权,但是对他们的制约也很多。】
乐瑶讲,李世民、秦始皇、赵匡胤三人在认真的记。
李渊不屑,他不信这是乞丐能想出来的,往自己脸上贴金!
还有他儿子记什么,有啥可记的!后朝有何能借鉴的?浪费笔墨罢了。
【第一,朱元璋限定了藩王的领地范围,并规定没有中央的命令,藩王不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