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4(2 / 2)

加入书签

程方秋每一道都尝了一遍,先官方地表达了味道很好,再细致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真诚又不得罪人,哄得刘苏荷眉开眼笑。

“那我下次改进改进,对了,这涮肉,涮菜的你吃不吃得惯?妈是想着你头一回来,我想弄点儿京市特色。”

闻言,程方秋连连点头,“吃得习惯,我觉得很好吃。”

见她不似勉强,刘苏荷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她是第一次当婆婆,就怕哪儿做得不好,在儿媳妇儿心里留下疙瘩,从而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家庭和睦。

现在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了。

第114章 她和他的选择

饭菜丰富, 一顿饭吃下来,每个人都很满足,家里人之间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

尤其是刘苏荷有意要帮她跟舅舅一家培养感情, 话题都在往她身上引。

在得知程方秋加入全国摄影协会, 并且已经申请京市的单位后, 大家又惊又喜。

“秋秋才二十出头吧?”刘年强看着程方秋的眸光亮了亮,随后跟周志宏对视一眼, 弯唇笑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优秀了。”

他曾经在文化局工作过, 知道全国摄影协会的含金量, 所以比其他人更能懂其中的不易, 程方秋年纪轻轻就能受邀加入全国性的协会, 可见其天赋和努力, 说一句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可不是嘛, 小辈争气,我们也跟着沾光。”周志宏举起酒杯, 跟刘年强碰了一杯,沉稳的眸子当中难得闪过一丝显而易见的笑意。

听见这话,大家都跟着笑,程方秋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周志宏他们这样的身份, 什么样的天之骄子没见过?她怕是都排不上号,能得他们这样的夸赞, 实在令她汗颜。

思及此, 不由红着脸用脚尖不动声色地踢了周应淮一脚。

他嘴巴倒是快,趁着她一不留神就把她的事情全抖出去了,语气里满是炫耀, 生怕旁人不知道他媳妇儿的出色似的。

他敢说,她都不敢听。

“这是好事啊,申请什么时候能批下来?”刘苏荷脸上浮现出一抹掩盖不住的喜悦,“在京市养胎生产,各方面都要比荣州更方便些,我们还能照顾你。”

京市是首都,城市基础建设和医疗条件确实都要比荣州发展得更好,程方秋现在怀着孩子,在这儿生活会省很多事情。

更重要的是,女人生育本就是在鬼门关走一趟,能在有限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这个风险,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但是这样一来,程方秋跟周应淮必然要先分开一段时间。

机会不等人,程方秋调来京市,肯定比留在荣州的一家照相馆工作要强许多,未来的发展可能性也更多。

而周应淮虽然迟早有一天要调回京市,但是绝对不是现在,他的研究刚投入生产线没多久,正是关键时期,只要他好好干,推动这个项目完美结束,履历上就能多上漂亮的一笔,提前调回来也不会难事,以后不说一飞冲天,前途无忧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这全是周应淮靠自己的本事拼来的。

有得必有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道理当事人肯定比他们更加清楚。

想到他们刚结婚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