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2 / 2)
实际上算是全间接承认了三皇子做的事,用的词还是什么“挟持”“出此下策”。
听闻陈尚书有个极其远的远方堂弟任平安县县令,芝麻小官,其夫人与汪阁老的女婿徐大人妾室乃是同乡,来皇城这几日这县令夫人时常出入徐大人府邸,说是贡献织锦,谁知道呢。
陈尚书这是要将船掉头么?
还有圣上。跟沈澜商议好了。
沈澜不告诉三皇子也就罢了,圣上也不提前告诉三皇子。
那一个月之期,是三皇子出征前夸海口定下的,他可不得着急么。
若是三皇子受罚,这事还可平息下来,偏这三皇子还不受罚。
不管沈澜在朝臣中印象如何,他在民间乃是驱赶外族、免受侵扰的英雄,定海神针,他遭遇如此对待,三皇子还不受罚,必然军营、民间颇有微词。
这不活脱脱坑了三皇子?
真是好一出大戏。
陈沐阳视线又对准徐慕白的背。
自从跟汪阁老结亲后,徐慕白更加谨言慎行,每次上朝除非圣上询问,他便不开口。
凡事也都依照阁老们的意见行事。
阁老们对他的态度逐渐好转。
当初沈澜放火烧三皇子府邸,带庄蝶去军营,虽然意外,但徐慕白路上也没阻止。
沈澜率兵出征,绝不会把三皇子当回事,从来都是单独向圣上禀报。
他不会带庄蝶去前线。
最安全之地除了回皇城,就是待在三皇子那边。
三皇子和沈澜已经结下不少梁子,沈澜还不听军令。
这会儿庄蝶在他身侧,依照三皇子的心性,必然会做些什么。
沈澜又是受不了任何庄蝶受委屈的人,矛盾必然激化。
不知这些,徐慕白是否都考虑到了。
如今皇子是二选一,三皇子失民心军心,反过来就是四皇子得民心军心。
甚至,他阴暗地考虑:
徐慕白是否还想过,借三皇子的手,来杀了沈澜。
圣旨到达军营。
三皇子出来接旨,如今在他的督军下,沈澜旗开得胜,连下三城,他满心欢喜出来接旨,本以为是嘉奖,谁知——
圣旨宣道:“沈澜连下三城,朕心甚慰,趁一鼓作气,拿下平南王,得胜回城。朕论功行赏。另,三皇子洛浏督军有功,即刻妥善安置好沈澜家眷,不得有误。”
“臣接旨。”
那太监趁三皇子起身悄声:“圣上让你赶紧把沈澜夫人儿子放了。他已上告朝廷。”
三皇子眉头一皱。
那果然是沈澜的儿子,那个女人没骗自己。
不过是谁泄露的风声?
还有,他在此地这么久,只来了一句督军有功,就没其他的了?
“父皇还说了什么?”三皇子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