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 / 2)
现在政府通知生活在市区的人们也要提前做好规划,一旦海水再次蔓延,他们这种距离海洋还有一段距离的市区居民也根本留不住。
陈璐跟妈妈商量以后决定让妈妈早点搬,京市毕竟还算安全。
陈丽霞女士是钢厂的老员工了,她丧夫以后独自带着陈璐在这座城市生活,对这里的感情非常深,要搬离这里别提多难受,尤其她们住的房子也是她当年好不容易才买的。
不管这里有多旧多老,都是家啊……
但是没办法,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
陈璐这次请了几天假陪着妈妈在这里住几天,顺便收拾东西,之后两人就直接离开这里了。
其实不光是她们离开,许许多多在外地有可以投靠的亲人的人都准备离开了,明明在几十年前以重工业支撑起了熠国北方工业的大城市,现在却因为海水的蔓延再也不会有投资商在这里,大家都在想着逃走。
母女俩就坐在房子里,看着这熟悉的一切,心情都十分不好,直到陈璐的电话响起。
陈璐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发现给他打电话的是自己的顶头领导,也没耽误,赶紧走进自己的房间接电话去了。
陈丽霞女士则是起身去厨房将晚饭要做的食材拿出来,好在现在所有的超市都还在正常运营,肉蛋菜也都买得到——他们现在吃的菜也有很多都是希望蔬菜,宋水市并没有建自己的农业塔,而是从隔壁市运输过来,虽然物流费贵了点,但大家也都很积极地买着吃。
就在她忙碌的时候,陈璐突然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妈,咱们暂时先别搬了。”
陈丽霞回过身:“咋地了?”
陈璐眯着眼睛笑了笑:“咱们这被选中作为国家填海造陆的第1期工程位置了。”
看着女儿欣喜的样子,陈丽霞也惊讶了,她放下手里的芹菜:“快给我说说!”
陈璐晃了晃手机:“刚才我们领导打电话就是通知我去宋水港那边做协助工作呢,听说那里已经开始围堰建设了。”
陈丽霞一时之间还有点反应不过来,仔细想了想之后,问出的第1个问题是:“那填海的东西从哪儿挖过来啊?”
陈璐道:“这个我倒是也不知道,回头我再打听一下吧。”
陈丽霞这才点点头:“哎呀,这可真是大手笔……”
假如宋水港那边填海造陆成功了,海岸线上的海拔再高一点的话,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大坝,他们这更靠里的地区就能多撑两年——前提是工期不要拖个五六年。
……
但事实上填海造陆这个事情真的拿出来说的话绝对是有绝大多数人反对的。
要知道整个星球海水可是占了七成,之前就有人计算过如果海洋继续这样无限制的扩大,那么最终所有的人类只有都躲在熠国最高峰珠峰上才能不被淹没。
所有的山峰,或者说海拔高的地区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最后的避难所,哪怕有一天人类的火苗都要熄灭,但大家总是要坚持到最后一刻的。
所以其实理智上来想,填海造陆技术难度大,需要的时间长,又要将珍贵的土地或者是山峦挖走去填海,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最终也不过多苟延残喘一两年,无论怎么想都很不划算。
其实全球灾变以后,哪怕是生活相对安静的熠国民众的情绪也比之前要激进得多,各个朝阳产业猝不及防变成了夕阳产业,不断提高的失业率,以及被淹没的家园让大家的情绪就像随时可能被点燃的炸|药桶一样。
在这种时代还能够心情愉悦又平静地过日子的实在是比较少数,像是国外的一些国家治安都已经差到了弱肉强食了。光是今年熠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