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9(1 / 2)
考的途中?,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被人掳走。
等他们醒来后,发现?身上的家状、举状以及驿券这些能够证明身份的东西全都不见了。
趁着薛家混乱,逃出来的余申在京兆府,敲响了登闻鼓。
恰巧孟澜当值受理此事?,将余申暂且留在身边后,又?手书一封,和他的诉状一起送进宫。
谢望本就?因为群玉摔伤了脑袋迟迟未醒而心烦意乱,这会又?看?到孟澜上书,恳请三司会审,严查薛家。
他御笔一挥,恩准此事?由?大理寺少卿崔濯全权审理,孟澜从旁协助。
与此同时谢望又?吩咐何用,盯着玉仪公主?和郑家的动静。
这么些举子不慎失踪,地方官府竟然也没有严查?还是说他们根本就?不清楚有这么一件事??
时任吏部尚书的郑平修从前便是四皇子党,在四皇子死后整日都是战战兢兢地度日,生怕新帝要找他算账。
谁知新帝甫一登基,说是朝廷正是缺人的时候,并没有对这些老?臣清算。
灵帝在位时期并不常设科举,原本一年一次的常举,两年一次的制举,硬生生拖至三、五年一次。
今年恰好轮到常举,新科举子中?也就?虚相旬崭露头角,其?余人无不是在翰林院,便是外放至各地了。
郑平修只?当新帝是想明年开春重设常举,便想着与礼部早做准备。
谁知翻阅过往卷宗,竟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就?以这位名唤余申的举子为例,他的卷面倒是干净整洁,可有些字书写形态有细微不同,倒像是左撇子才写出来的。
可他翻阅余申留下的书籍,发现?字迹并不相同。
难不成这个余申另有其?人不成?
郑平修怀揣着这个秘密,正犹豫要不要向圣上禀明此事?时,又?担心新帝查明后,会降罪于他。
可历年科考试卷,都是吏部批阅,再?由?礼部复核。
若是出了问题,牵连者?恐怕不计其?数。
在他踌躇之际时,郑家大门被大理寺的人敲响,崔濯请他走一趟,又?派人守好郑府,不许放过一个漏网之鱼。
由?薛六郎引起的大庆举子入风尘一案正式受理,除了去年赴京赶考的余申等人,还有三年前的那?一批。
这些人大多被关在南风馆,没了证明身份的过所,他们哪里也去不了。
起初还会想着逃,可后来整日整夜的被人用药喂着,筋骨酥软无力,就?像是被折断翅膀的鸟儿,除了等待嫖客上门,便是被薛六郎这样一掷千金的贵客买回府。
“我等自幼饱读圣贤之书,皆是出身寒微,赴京赶考微资,无不是家中?东拼西凑所得;岂料天有不测风云,半途遭权贵子弟掳掠,沦为胯下玩物。在座诸君本该是同窗好友,却沦为命如?草贱般的娈童;薛六此人,动辄施以拳脚,凌辱备至,若非我等心存高志,坚信有事?情败露这一日,岂能活到今日?”
余申字字句句,犹如?芙蓉泣露,杜鹃啼血。
围观百姓皆是动容落泪,纷纷谴责薛家这些年来欺男霸女犯下的恶行。
薛家能有这般横行霸道?的资本,还是因为背靠太?皇太?后,只?是到了灵帝时期太?后被幽居于佛云殿,薛家与她关系大不如?从前。
薛家庶女又?被孟淑妃笼络,最终嫁给孟家二老?爷孟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