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2 / 2)

加入书签

原来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轻而易举地放过她。

看他变成如今这个样子,群玉忽然有些害怕,眼皮颤了颤,又听见他无波无澜地声音荡在耳畔。

“你既不愿意好好戴在手上,想必塞进别的地方也是可以的。”

那串冰凉的持珠擦过手腕,群玉心里一下后怕至极,生怕他像从前那样,光是忍着羞耻回想,就能清晰地感受到令人惊滞饱胀的滚烫触感。

她浑身颤栗,吓得根本不敢动弹,看见她这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谢望满意了,替她好好戴上那串持珠后,这才让她离开。

群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去的,只是失魂落魄地想,好像真的没法子两清了。

无论是三年前救她出宫,还是三个月前他在黑风寨剿匪,谢望的救命之恩,群玉根本就还不清,更何况她还对他做出那样的事。

*

三年前,群玉因为他顺利出宫,又以侍者的身份住进了玉佛寺。

只是,与其余几位侍者负责侍奉高僧的日常生活起居不同,群玉这个侍者却是空有名头,没被他安排做任何事。

因她出宫是做的小内侍装扮,在玉佛寺自然也是领了两身灰布僧衣,每日依旧是做的男子打扮。

知道了净法师是明悟收养的俗家弟子,并未剃度出家后,群玉顾不上惊讶,反倒是有些意外,明悟那个老和尚,竟有做好事的时候?

他那道轻飘飘的八字谶语,害得她们一家分离多年。

在很小的时候,明悟法师这个人甚至比宫中的教习嬷嬷还要可怕,她每回做噩梦都会被梦里长得三头六臂,奇形怪状的“明悟”给吓醒。

自她知事起,便被各种宫规管束,常年养在宫中。那样小的年纪,便要学会察言观色,懂得哄人。

母亲心疼她,又因为宫中规矩多,轻易将人接出来不得,她便经常递了牌子入宫求见,也陪着她一住就是好几日。

正因如此,她十分痛恨那个为她批命的臭和尚。

要他多嘴多舌的,现在可是害惨了她。

可了净又偏偏是他的徒弟,一方面群玉对他感激涕零,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明悟对他心存芥蒂。

原本她只是打算在玉佛寺中小住几日,谁知却听说好几个城门口都在抓人,像是在找什么人。

这定是冲着她来的,谨慎起见,她还是决定在玉佛寺再待一段时间,等风声过去了再离开盛京。

届时武德司那边也能查到承恩候府世子,在回书院的途中,跌落崖间,只能找到一具身形残缺、面容俱损的尸体。

心中有了打算后,群玉对待了净的态度,也就自然而然的好了起来。

她每日跟着寺中妙觉、妙慧两个小沙弥,做些洒扫装香、换筹点灯的活计。

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难得的宁静。

那天白日里因为讲俗讲,耽搁了僧人做晚课,苦雨不停,好些人都被这场雨困在经堂里。

瞧见妙觉、妙慧都披着蓑衣,撑着油纸伞去接自己相熟的师兄后,群玉犹豫好久,到底是取了他禅房里的伞,步入这场急雨中。

群玉从雨中迤逦行来,了净望向她的目光带着探究,他接过油纸伞后,见她发怔无措地站在一旁,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雨太大了,你靠过来些。”

群玉瞥见他的肩头被雨沾湿,撑伞的那只手连着衣袖也都湿了个彻底,修长如玉的手,青筋微隆,大手握着伞柄向她这边倾斜。

近,实在是离得太近了些,近到群玉能够嗅到他身上浓郁的檀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