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6(1 / 2)

加入书签

武帝直接吩咐抬进来,郑院使哪里敢躺着进殿,在梁泉的搀扶下走进殿来,跪地请安。

“起来吧。”承武帝挥挥手,指了指一旁的椅子:“坐下说话吧。”

郑院院谢恩过后,又被梁泉扶着坐在了椅子上。

承武帝直接问:“郑院使,你手底下的汪太医,当真是得了肺疾?”

一听这话,郑院使面色微微一变,袖子下的手不知不觉攥紧:“回陛下,臣不知,先前说是得了风寒,要告假回家休养,臣见他咳嗽得着实厉害,便准了。他回家之后,臣并未见过,所以具体得了什么病,臣也不知。”

太子问:“你不曾去他家中瞧瞧,就那么批了他的辞呈?”

郑院使:“回殿下,前些天,臣一直在宫里忙着风寒一事,不曾出宫。汪太医托人递了辞呈,说他得了肺疾,臣看他在辞呈上描述的症状,像是肺痨,那病治不好,还传人。臣等在宫里都是伺候各位主子的,经不起任何闪失,臣万万不敢再留他,这才准了。”

此话合情合理,承武帝,太子,皇后都点了点头。

承武帝打量郑太医:“那你这病,又是怎么一回事?”

郑院知撑着椅子扶手起身,跪到地上,从怀里掏出一封折子,双手举起:“陛下,臣素有心疾,以前保养得当,一切还好。”

“今年许是因为上了年纪,从年初到现在,已经发作了三次,这次尤为严重,心血瘀阻,心口绞痛,恐怕再难担任太医院院使一职,臣想告老还乡,还请陛下恩准。”

说着话的时候,举着折子的双手轻轻颤抖,几乎要拿不住,人也急促地喘起来,几乎要跪不住。

又来一个谢病还乡的。承武帝和太子对视一眼,都觉得此事另有蹊跷。

“郑院使,”承武帝声音陡然冷了几分:“朕给你一次机会说实话。”

郑院使手里的折子猛地落地,他俯首,叩头:“陛下,微臣所说,句句属实。”

承武帝变脸:“来人,拖出去斩了。”

皇后和太子都猜出承武帝的用意,对视一眼,并未求情。

郑院使脸上血色瞬间褪去,神情震惊,慌乱无措:“陛下恕罪,臣”

不等他说完,守在门口的禁军应声而入,架起郑院使就走。

君无戏言,郑院使这回不敢再心存侥幸,忙求饶:“陛下,臣有罪,臣有罪。”

承武帝冷哼一声:“说。”

两名禁军转身,又将郑院使架回原地,放下之后,退了出去。

郑院使这回是真的觉得心脏一抽一抽地疼,捂着心口,汗如雨下:“陛下,臣的确有心疾,但这回想致仕归乡,却是另有缘由。”

见他面色的确是不好,太子看了一眼承武帝,承武帝点了点头,太子上前,亲自将郑院使扶了起来:“郑院使坐着说吧。”

郑院使千恩万谢,坐了下去,深深喘了几口气,面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这才接着说:“昨日,最后一个感染风寒的宫女彻底痊愈,臣得以闲了下来,就去汪太医用过的桌子那坐了坐,无意在他抽屉里发现了一个方子,臣看了看,发现内有蹊跷。”

承武帝问:“什么方子?”

郑院使:“本是治疗风寒的方子。”

太子追问:“方子有何古怪?”

郑院使:“里面两位药材的剂量过大。若是正常人服用,会引起胸闷肺燥,呼吸不畅,莫名咳嗽,甚至还有可能发热。若是本就得了风寒的人服用,则会加重病症,反反复复,不见好转。”

太子想起之前郑院使曾经同他说过这场风寒来得太过突然:“这个症状,和前些天后宫那些染病之人的症状相比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