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3(1 / 2)

加入书签

堂之中,若是将这些事一下子掀到明面上来,届时定会人心不稳,朝野动荡。”

“大宣建国不过短短几十年,周边诸国一直蠢蠢欲动,若是这个敏感时候北境再大动兵戈,儿臣就怕其他诸国有样学样,到时江山社稷堪忧,黎民百姓受苦。”

大宣建国之前,天下乱了几十年,几人都曾饱受战乱之苦。

想起那些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日子,太子重重叹了一口气:“让阿桶把那些事都捅出来,该罚的罚,该杀的杀,的确是痛快了,可在那之后呢?”

“朝臣那里怎么说服,藩王们的部下和兵士那里如何交代,还有百姓那里,又该如何解释?”

承武帝面色阴沉:“那你们说怎么办?”

皇后也满心忧虑:“陛下,这些事,怕是得从长计议为好。”

太子点头:“儿臣以为,徐徐图之,乃为上策。”

承武帝:“照你们的意思,这接风宴,就不开了?”

承武帝一心要找出掐死他的大孝子,原先打算等所有藩王归京之后,要在宫中举办一场接风宴,让阿桶把那些狼崽子的真面目一一当众揭穿,让他们的狼子野心无所遁形。

这些天以来,他就在为了此事精心做准备。眼下一听皇后和太子的意思想让他缓一缓,心里顿时不痛快起来。

皇后见他冷脸,温声劝:“陛下,藩王们各个手握兵权,和后宫那些嫔妃不同,不能一同待之,咱们需得慎重。”

承武帝拉着个脸没说话,皇后又说:“陛下,臣妾僭越,斗胆问一句,这江山,往后您是打算交到老大手里的吧?”

承武帝觉得皇后问的纯属废话:“那是自然,你没瞧见现在朕都不管事儿了吗,都是老大在打理朝政。”

“朕不是早就说了嘛,等朕把这些逆子料理完了,朕就退位,当太上皇去。”

皇后点点头:“那就请陛下多为老大想想。”

“当年陛下打天下时,老二,老三,老四几个大的,都和太子一样,一直陪在陛下身边,凭着良心说,他们为了沈家江山,也没少出力,更没少受伤,后来又为大宣镇守边疆多年。这些事,天下人人皆知。”

“咱们皇家人,听得到诺儿和阿桶聊天,咱们都知道阿桶所说,必定是真。”

“可陛下想过没有,别人并听不到阿桶和诺儿说话。”

“后宫嫔妃,一旦发现罪行,处置了也就处置了,外头人一是很难知道,即便知道了,也说不出个什么,毕竟这是陛下的家事。”

“可皇子们,尤其是就藩的王爷们,不光是陛下的儿子,也是大宣的臣子,事关朝堂和社稷。”

“若拿不出实际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藩王们的确有谋反之举,就随意草率处罚,那在朝臣眼中,在百姓眼中,在他们的部下和兵士眼中,那就是鸟尽弓藏。”

“更会说,是太子沈煦肚量狭窄,容不得兄弟们。”

“陛下,咱们大宣是先赢得了民心,才赢得了天下的,若太子失了民心,往后他坐上这个位置,该会多么艰难。”

“闹不好,天下会再次大乱。”

听着皇后的肺腑之言,再一想他那些儿子各个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承武帝重重叹了口气:“罢了,罢了,那就不开宫宴了,依你们所言,徐徐图之,一个一个来吧。”

皇后和太子对视一眼,都松了一口气。

陛下最近虽然远离了那道士,戒了丹药,可长期过量服食丹药的恶果,却已显现出来,虽然他已经在服药调理,也刻意压制,可脾气还是时不时地会焦急暴躁,失了耐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