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6(2 / 2)

加入书签

守在殿门外的康元德跟在承武帝身边风风雨雨几十年,早就练就了一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深沉城府。

可听着殿内皇上和太子冷不丁爆发出来的哭嚎声,他心中惊骇,差点儿跌坐在地上,踉跄两下扶着廊柱站稳,急忙挥手,把瞠目结舌的小太监们全都打发得远远的。

心中却犯起了嘀咕,这两日,这宫里大大小小的主子们,到底是怎么了?

殿内,父子俩抱在一起,对着哭了好一阵子,终于平静下来。

太子用袖子擦了擦眼睛,给承武帝磕了个头:“父皇,儿臣御前失仪,请您恕罪。”

承武帝也抬袖拭泪:“行了,就咱们爷仨,说什么失仪不失仪的,再说了,你爹这不也失态了,咱谁也不笑话谁,都起来说话。来,扶爹一把。”

太子和十一皇子一起用力,把承武帝扶了起来,扶到椅子上坐了。

承武帝指着椅子:“你们也坐。”

兄弟二人应是,太子先坐,十一皇子挨着他坐了。

承武帝:“老大啊,你能原谅爹吗?”

太子忙起身弯腰拱手:“父皇说的这是哪里话,儿臣的命都是父皇您给的,当年在战场上,儿臣也是您救回的,您在儿臣心中,比儿臣自己的命不知道重要多少倍,儿臣怎么会怪您。”

承武帝点点头:“好。”

随即看向十一皇子:“十一你呢,你可还怪父皇?”

十一皇子摇了下头:“没什么可怪的,阿桶说了,您那时是吃多了丹药,昏了头了。”

这话听着虽然有些噎人,但承武帝知道,这个儿子一向不会藏着掖着,他说不怪,那就是真不怪了。

但他毫不怀疑,要是哪天他再次昏聩,要对老大不利时,这个老十一定会对他拔刀相向。

真到那时,那也是他应得。

至于老大嘛,都是男人,也不能沉溺于情绪,把话说开,别管内心到底过没过去,但是在面子上,这事就算翻篇了,父子俩之间的嫌隙,只能日后慢慢修复了。

承武帝喊了康元德送了热水进来,父子三人洗手净面整理仪容,随后端起茶杯喝了一盏茶,这才说起正事来。

当然,主要是承武帝和太子两个商量,十一皇子坐一旁听。

太子心中仍旧对承武帝的多疑之心心存顾虑,可这种关系到江山稳固和全家性命的大事,他还是把心中想法如实说了:“父皇,以儿臣之见,还是得把在外就藩的王爷们一一召回,调查清楚为好。”

承武帝点头:“太子说得对,是得把那群狼崽子们召回京城。”

太子:“那父皇看,是叫哪一个先回,哪一个后回,儿臣好拟个章程出来。”

承武帝摆了下手:“不必那么麻烦,这回不同与以往,干脆叫让他们一起滚回来。”

太子一愣,神色严肃:“父皇,那京防一事?”

承武帝:“无妨,朕自有主张。”

见承武帝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太子只得按下心中担忧,点头说好。

太子又问:“父皇,昨日在永和殿,各位娘娘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