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2 / 2)

加入书签

伴随着耳边的那阵轻笑,他的额头似乎又跟着发起了烫。

-

远霞县不是什么养病的好地方。

皇帝的人来到这里之后,便将赈灾一事全部接到了手中。

慕厌舟在这里短暂休养了一天,便与宋明稚一道,回到了崇京城中。二人并没有回王府,而是乘着马车,直奔凤安宫而去。

他们到海宣殿的时候已近傍晚。

宋明稚刚随着慕厌舟走进殿内,抬眼便看见满地的碎瓷,与一堆战战兢兢伏跪在地的宫女、太监。龙椅上,一身明黄的当今圣上,正用手指死死地抵着额头……明明也就几个月的时间没有见面,可是他的模样却已大变,不仅鬓边添了许多白发,甚至就连眼角的皱纹,也变得格外深刻。

看这样子……

皇帝应该刚刚在这里发过火。

一身绯袍的陶公公怀抱拂尘,高声道:“齐王殿下,齐王妃到——”

尖利的嗓音,刺穿了一殿的寂静。听到齐王进宫,哆哆嗦嗦跪在地上的宫女和太监们,终于像找到了救星一般,长出了一口气,偷偷抬起眼眸,朝着宋明稚和他身边的齐王看去。

皇帝的目光,也终于从这满地的碎瓷片间,落回了两人的身上:“齐王来了。”

他的声音听上去无比疲惫,但是话语里的怒意,似乎终于随着慕厌舟的到来,而消散了些许。他拦下正准备行礼的慕厌舟,随口朝两人道:“免礼,赐座。”

闻言,陶公公也跟着松了一口气,忙将慕厌舟和宋明稚,带到了座位前。

这并不是宋明稚第一次来海宣殿。

与上一回相比,今日海宣殿内最大的不一样,或许就是……权倾朝野,并且深得皇帝信任的左相严元博并不在这里。

“诶?”

慕厌舟也发现了这一点,他朝四处张望了一下,像是一点也不在意当今圣上的心情一般,哪壶不开提哪壶道:“父皇,严丞相今日怎么不在?”

海宣殿内众人:“?!”

殿下可真是口无遮拦。

龙椅之上,皇帝刚才恢复一点的脸色,又因为慕厌舟的这句话而变得难看起来。同时,沉声道:“莫要在朕耳边提他。”

慕厌舟愣了一下,从他脸上的表情看,他似乎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这发生了什么。但见皇帝面色不佳,慕厌舟终于有了些眼力见,他还立刻配合道:“哦哦,是,父皇。”

见状,皇帝终于稍松一口气。

有一搭没一搭地同慕厌舟问起了旱情。

宋明稚微微抬眸,朝他看了一眼……

皇帝的语气虽然有所缓和,但是依旧紧锁着眉头。并时不时地,用手指按压着太阳穴,显然是还在头疼。他虽然是在询问慕厌舟旱情,却时不时走神,似乎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件事情之上。

宋明稚猜,皇帝是在头疼严元博的事。

当今圣上登基已经有二十年时间。

而在这二十年间,朝堂有一多半的时间都把控在严元博的手中,皇帝向来对他很是放心,将朝堂中的大事小情,全部都交到了严元博的手中,自己则当个甩手掌柜。

可是现在,京畿的旱情还有粮仓出的问题。却在明里暗里提醒他——

严元博就算没有阳奉阴违,能被手下的人,欺瞒到这个地步,也证明他的能力有不小的问题。

他的江山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固。

而身为皇帝的他,也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继续相信严元博等人了。

龙椅之上,皇帝缓缓地垂下眼眸,他将视线落在了慕厌舟的肩膀上——慕厌舟的伤势不轻,从右肩到手臂都打满了绷带。这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皇帝……有人已经大胆到了在京畿刺杀亲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