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福报(2 / 2)
不过,现在看来,读书人想法坚定,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但这种人也不容易背刺。
算了算了,有他在身边时刻盯梢,想必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搞定内部,温故过来告知何大和于二结果。
得知被成功接收,两人也露出喜色。同时心里想着:果然还是要从姓温的书生这里着手!
不过,市井混得多了,警惕心也多些,下次是要带着家人过来,他们身兼重任,还是要多探听、多了解。
何大眼珠子一动,面上表露出感激:“真是太感谢了,我们身份卑微,以前在县里都被人瞧不起,干什么都被人防着……你们,是好人啊!”
温故目光清澈,带着书卷气地一笑:“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我能看出来,你们并非奸恶之人。”
何大又非常动情地说了自家遭遇的惨祸。这种时候,在这种心肠好的读书人面前卖惨,以后也能给自家小弟多要些好处。
温故听完神色怅然,叹了叹,也简略提了句自己的身世,家中遭遇惨祸,也是只剩他们兄弟俩,北上投亲。
“虽是艰难,正因如此,越是要坚持,总会看到曙光。无论什么时候,文人武人都有体现自身的价值的机会。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以后到了北地,我也要混出些名堂。
“等以后邪疫平息,我们兄弟俩衣锦回乡。以前只是草草埋葬遗骸,等回去了,为他们换上好的棺材,请高人去作法迁坟,换个风水宝地。再建一个气派的祠堂,让逝去的人能享受后人香火……”
何大本来有演的意思,但听着听着,视线朦胧起来,眼眶有泪光闪烁。
不自觉跟着温故的话幻想,呼吸都变得粗重。他也看重身前身后事。
确实啊!
人呐,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要往上爬!
否则,就会被彻底踩到泥里去!
他也要在北地混出名堂,以后回来,迁坟修墓给他们老何家建祠堂,还要烧些祭品,让爹娘和二妹在底下住大房子,有下人伺候!
旁边的于二有点代入感,但不多,他更注重眼前的困难。
他拱手行礼,打断旁边的气氛,问道:“如今还有一事。我大哥心中放不下。城里只有他一个铁匠,又没有收徒弟,县城里需要人打造武器用于防守,他担心离开之后……”
“于铁匠是有情有义之人啊!”温故叹着,沉思片刻,“我听何大说,现在城里有些人以前在你家当过护院?不知他们可学到了一招半式?”
于二:哎?
对哦,还有那些偷学了技艺的护院!
那帮人以前没开打铁铺,并不是不想。
手艺肯定是学了点的,但铁匠是那么好当的吗?打铁还是官府管制行业,不是人人都有那样的条件能搞个打铁铺!
但如今没人管了,他们一家离开之后,铺子留给县城。炉子风箱,那些都在,即便没有铺子,官府也有这样的地方,那些大物件谭县令他们可带不走。
以前那帮护院,即便手艺比不上,但是工具打出来能用就行,多练习,手艺也会越来越好的。
解决了大哥的心病,于二很高兴:“多谢!”
又想着,姓温的书生脑子挺灵活,该不会憋着坏吧?
于二似是随意地问:“你们读书人,对别人都这么好吗?”
温故眼中带着宽容和真诚,回道:“别人如何,我并不知晓。
“但先贤说过,‘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于我而言,你们就是福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