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九章 驿站(1 / 2)

加入书签

离开田庄,所行路段其实已经离本县的县城很近了,但温故并没有打算过去。

制定行程时,就没有把县城纳入考虑范围。

葛村有幸存者就是从县城逃过去的,县城早已沦陷。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邪物们也像野兽一样需要找洞穴避寒,已经沦陷的县城对它们而言,就是很好的“洞穴”。

原本居于县城的民众,没能逃离的,不能说绝对,但是大部分只有两个下场,要么沦为食物,要么变成邪物。

如今那个县城,已经成了怪物们的巢穴。用本地人的话来说,邪气太盛。

明知道那里更危险,温故不可能过去。

县城里肯定还有不少物资,但是,除非是天冷大降温,同时又有足够的武装力量,才敢进去搜寻。

否则还是远远绕开吧。

在一个较冷的早晨,最靠近县城的路段,他们在地势高处远远看了一眼。

这个距离,整个县城都是模糊的一小团,朝阳之下,也像蒙着一层灰尘。那里已经被无形的恐惧和绝望笼罩,仿佛能听到县民们的悲叹和哀哭。

温故他们这些外地人感触不深,小刘却是愣了好一会儿,不再多看一眼,脚步坚定地跟随温故他们继续前行。

曾经热闹的县城,曾经的梦想之地,都成了过去。

就让那个鲜活的县城继续留在记忆里,不要像镇上那样变得残破灰暗。

走走停停又行了两日。

已经离开刘猎户熟悉的区域了,温故此前画的本地地图,已经起不了作用。

小刘以前从没到过邻县,只听他爹说过,这个县没有他们县繁华,距离又比较远,平时也没什么存在感。

不知道哪些路会更安全,更不知道这里的村镇都是怎样情况,也不敢挨个去看。

只能根据地形地势,看哪里视野更开阔,能走驴车,就选择哪条。

就算找不到歇脚的地方,他们会燃起火堆,撒点驱逐野兽和邪物的药,再燃一支熏香,两人一组轮班守着,换着去驴车上休息。

驴车在路上走得缓慢,并非大驴消极怠工,而是路上的障碍物较多。

人的骸骨,拉车的牲畜的骨架,被遗弃的车辆或者零散掉落的杂物,都会干扰他们的前行速度。

温故四人拿着长柄的改装农具,把路面那些较轻障碍物拨到两旁,不方便挪动的,能避则避,绕不过去的就得停下来,四人合力清理。

当然也不全是麻烦,偶尔也能捡到一些实用工具,比如刀棍等等。

遗留在路上的残破的马车里,还能找到原主人遗留的食物,只不过时日太久,绝大部分都变质腐坏。

“太可惜了,那么大一袋粮食呢。”小刘可惜道。

马车的主人家庭条件还不错,温故在车里找到一个暗格,里面的点心和别的干粮不能吃了,还有个小罐,打开一看,温故露出喜意。

“蜂蜜!好东西啊!”

高热量,又耐储存,非常好的应急和远行食物。

小刘一听蜂蜜,嘴里开始犯馋。

赶路累了,等歇息的时候来一杯蜂蜜水,能让他瞬间满血!

找到一罐蜂蜜,虽然还没喝到嘴,但清理路障的时候,小刘感觉浑身都更有劲了。若是还能找到适合做箭支的材料,那就更高兴了。

离家这几天,他的箭篓里多了些新箭支,都是他在路上做的。

田庄宅院里收集金属片和其他坚硬物做箭头,箭杆和箭羽也能寻到材料。

条件有限,手艺也有限,这些新箭做工粗糙,但能凑合着用。每天在歇息的时候,他都会抽空做一点。

路途中,他们遇到的人形生物,也不全是邪物。

在经过一个村落外围时,那里有个茶棚,可作为他们歇脚的地方。

许久无人打理,指望它挡住风雨是不可能的,好的是最近天气尚可,没有下雨,稍微遮遮风,做个掩护就好。

在发现茶棚的同时,他们也看到了不远处一棵大树,上面吊着个人。

周围视野开阔,附近没见其他邪物,于是温故他们走过去瞧一眼。

吊在树上的人,看衣物和身形,应该是附近村子的村民。

最近才吊这儿。

确切的说,自缢。

温故看着他垂下来的双臂,衣袖没能遮住的半截小臂,上面有一块紫褐色斑纹。

中邪的人,身上就会出现这样的斑纹。从四肢蔓延到全身,直至完全失去属于人的意识的时候,就会加速整体异化,变成嗜血凶残的怪物。

中邪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

嗅觉改变——四肢出现紫褐斑纹——全身异化变成怪物

在葛村的时候,刘猎户他们外出回来,都会在用药草熏过的屋子里隔离一夜,从第一阶段分辨有没有中邪。

中招的人,会突然讨厌那些药物气味。

若是没有药熏条件,那就看中邪第二阶段的变化,看四肢是否出现了邪斑。

中邪之初,还能保留自己的意识,但他们看不见自己手臂的斑纹。

寄生在他们体内的邪蛊,这时候已经开始影响他们的意识了,让他们觉得手臂上出现的这些斑纹都是正常的,属于自己本身的,完全没有“我在变成怪物”这种思维。

那些不想变成怪物的人,若是旁人告诉他们,手臂上已经开始出现邪斑,他们会选择是否自我了断。

葛村在混乱之初,有些中邪的村民在得知自己中招之后,自我了断。

这样的情况不稀奇。

见得多了,四人还算平静。

“这附近的村子还有幸存者。”温故说。

只不过,他们没打算去确认,变数太大。

现在保存自身更重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