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小才艺(2 / 2)
他虽然年轻,但在这种事情上,也有耐心。
却不想,世道突然变了,县城里的贵人和官老爷们也都不见人影。
小刘猎户蹲一边纠结去了。
温故去和老刘说话。
等地图的问题聊完,老刘也把自己的打算说了。
他希望温故能把他儿子带去北地。
家传的打猎和训隼技能,小刘都掌握了,沿途能给温故提供帮助。
温故严肃道:“实不相瞒,如今世道大乱,我也不知北地情势如何。”
“嗯,这些我们都明白。”老刘猎户已经细细思考过了。
温故和青一道长这两位厉害人物都要北上,说明如今的世道,北方更有发展前途。
他想让儿子跟着去试一试。
在这个事情上,相比起那位身怀仙法的青一道长,他更相信温故这个读书人。
这不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这是个出身良好,饱读诗书,拥有一身本事的文人。如果在太平世道,科举入官,必定能成为大人物。
即便温故那位姨父靠不住,凭温故自己,也能混得好。
儿子跟在温故身边,如果幸运能活着,人生或许就能有巨大转变。
刘猎户知道,乱世就是一场洗牌。
在县城贵人家里做事期间,他曾去茶楼听过说书先生讲话本,听过文人雅士议论话本内容,听过县城贵人子弟凑一起八卦聊天。
那些人讲的很多大道理他都不懂,但有一些话他印象深刻,并有了自己的理解。
每逢乱世,有大族倒下,也有草根崛起。
他没太高的期望,只是想着,儿子能安然到达北地,若是能在贵人老爷们身边谋个差事就很好了。
若这个贵人老爷是温故……那就更好了!
温故沉思。
他一开始就打过小刘的主意,但,村里的情况,以为不会放人。
他还是低估了。
跨越阶级,是这些心怀野心的,底层庶民的执念。
在其他人只想着活命的时候,他们却将目光放在了高处,只要能看到一丝机会,就甘愿冒险!
刘家父子,都是同样心思。
若是可以,老刘说不定也想跟着北上,但村子离不开他,也还有亲人在村里。
温故从刘家出来时,小刘正在外面转圈,瞧见温故,张嘴想问,又没问出口。
温故说:“我们还要在村里待上数日,你可以与家人商议后再做决定。”
不过很显然,老刘和小刘都很果断,做下决定就开始准备了。
小刘在村里的巡逻任务,也交由他人。
村中其他村民很快得知这个消息。
“刘猎户他们怎么忍心啊!”
“人离乡贱!”
“过了这个冬天,坞堡建起,就更安全了。有吃有喝,咱们有这么多人,只要出点力气,就是安全的。”
听到村人的议论的青一道长哼了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刘家那是有野心的!
迫切想要北上实现自身价值的青一道长,除了教村里秘方,其他时间都窝在自己的炼丹房。
温故决定去瞧瞧这位队友的进展。
既然成了自己人,也没那么多讲究了,没写拜贴,直接来到门外询问,里面应声了便推门进入。
道长的炼丹房堆满了东西,这些当然不能全带走,留下的物件和各种材料,会由村长的孙子豆苗接任。
这次还从镇上搬回来一个药炉,等以后道长离开,村里配药、煎药、制香,都可以在此完成。
不过现在,还是道长的地盘。
见到温故,青一道长没摆出平时的人设,但也没给啥好态度,抬了抬眼:“何事?”
温故不绕弯子,说:“听闻道长制作了些遮掩血气的熏香,可有合适的,能放进小香炉的那种?”
温故寻到的那个小香炉,青一道长见过,他指了指角落:“那边,自己找。”
顿了顿,又提醒:“记账!”
“当然。”温故淡然应下。
走到角落看了眼,几样熏香他能认出来,除此之外,还有些别的。
“这些也是道长的炼丹产物?”温故指着旁边的那几个小瓷瓶。
“不错!”
“能否给我开开眼?”
“随意。”
青一道长在专业的事情上,从来都是自傲的。
“这是我云游时寻得的净秽土,经过炼制所得。”
他也不说这东西具体怎么使用,就这么带着看笑话的心思站在旁边。
温故不在意,他拿起一个小瓷瓶,打开看了看。里面装的是干燥粉末。
用手扇动瓶口,小心闻了闻气味,又用一块布巾沾了些许粉末查看。
他对道长说:“若是我猜出来,这一瓶赠我,如何?”
“可以!不过得在十息之内。”
不规定个时间,道长担心温故多试几次真试出来。给不给得起是一回事,愿不愿意给是另一回事。他不乐意狗书生从这里占到便宜!
温故同意了。
然后,在青一道长震惊的目光下,他打开随身带的竹筒水壶,倒了些水在沾了粉末的布巾上,稍稍揉搓。
温故看着道长,了然一笑:“原来如此。”
皂粉啊!
清洁功效尚可,比一些基础版强,手感还不错。
温故开启了熟悉的说话套路:“我游学途中曾见过,有匠人制作一物,名为肥皂,用于洗衣净手,不过那个含水量更多,切块使用的。你这个是进一步干燥磨成粉了?”
青一道长:“……”
你大爷的!
你正面回答,那游学真的正经吗?!!
温故没去瞧道长紧绷的面皮。他看着手上的小瓷瓶。
这东西还需要改进,若是以后在北地有条件了,可以再给道长些许鞭策之言。
至于村里,村民们更相信用药草泡的水。
他们洗澡也不勤。生水不敢碰,而熟水是需要柴火去烧的,能省就省。
药水泡手,能洗污渍,能留下药材气味,遮掩住自身血气。如果可以,村民们恨不得在身上糊一层药泥。
皂粉满足不了村民们的需求。不过,以后到了北地,若是那边幸存者较多,倒是可以添加些药材制成药皂,卖给大户。
道长真是个能人啊!
温故更有兴致地翻看道长的“炼丹成果”。
我瞧瞧,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小才艺?
“这个是?”
温故又拿起一物,是涂了些东西的木条。稍作摸索。
“引火用的?”
有点像火柴。
离村之前会制作火折子带上,只是温故没想到,青一道长把这玩意儿都折腾出来了!
那不如再改进一下,做成更方便携带的,可以擦火的火柴?
顶着道长防备的目光,温故快步过去与他交流交流,提点建议——若是材料还够,咱们如此这般,改进改进,做出安全火柴?
涉及到专业内容,道长立刻思量起来。
对于这种懂技术的人,稍微提一点,他就能领会,进而发散思维。
然后嫌弃温故说的“安全火柴”太过俗气直白。
“亏你还是读书人呢!”
“那你说该取个什么名儿?”温故不介意技术人才的计较。
青一道长略作思索,指着之前制作的引火长条:“此物名为‘引光奴’。”
想着温故刚才的建议,道长继续发表见解:“再经过炼制,可以得个‘万全火奴’的名号。”
温故:“……”
飞奴,狸奴,引光奴,万全火奴……
你们这里的人,取名怎么都喜欢奴啊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