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最会搞钱的莘王(1 / 2)
…
在次日的谈判中,赵宋王朝的谈判代表中书侍郎李清臣,用计一诈,就诈出来了,西夏之前的最高统治者小梁太后确实死了。
那么西夏国内现在很可能正在大肆肃清之前执掌西夏大权的外戚势力,其政局应该极其不稳,因此才急于求和。
本来赵宋王朝就取得了平夏城之战的大胜,借胜势推进“绍圣开边”,连筑多座城寨,如今已经完全掌控横山-天都山一线,西夏丧失南侵的跳板。
另一方面,西夏因连年战争,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如今赵宋王朝又拿到了西夏内乱这个重要的谈判筹码。
李清臣等以雷霆手段瓦解西夏使团心理防线,从军事、政治、经济三个维度彻底摧毁西夏的谈判空间。
一时之间,赵宋王朝穷追猛打,似乎就要取得这场和谈的全面胜利。
与此同时,赵宋王朝内部也出现了“趁西夏国力衰退、内部动荡这个天赐良机,全面伐夏,收复被西夏割据的所有疆土”的声音。
赵煦、章惇君臣对此,颇为意动。
可旧党却坚决反对赵宋王朝再对西夏开战。
不只旧党反对,就连以曾布为首的一批新党人士,也反对赵宋王朝再对西夏开战。
他们给出来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没钱。
见收复故土、一雪前耻的契机已经出现,可就因为朝廷没钱,赵宋王朝就得放弃这个天赐良机,赵煦悲愤不已!
章惇也绞尽脑汁地想要搞点钱,给西夏最后一击,彻底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可赵宋王朝如今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根本就拿不出来这笔钱。
赵煦召集大臣前来文德殿,商量怎么抓住西夏此时无比虚弱这个契机,为赵宋王朝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实际上,赵煦就想让群臣献搞钱的策略。
说起搞钱,赵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最会搞钱的赵俣。
所以,赵煦特意让亲王也全都来参会,期待赵俣能给他出个快速搞到钱的主意。
就这样,赵佖、赵佶、赵俣、赵似、赵偲也来上朝了。
朝会一开始,赵俣等五位亲王,就全都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自在,听着大臣在那边议事,一言不发。
起初,不论是新党大臣,还是旧党大臣,还能各抒己见,说点有用的东西。
可很快旧党人士就在韩忠彦的率领下力陈稳定为上,不可轻启战端;
而新党中的一部分,在曾布的率领下,冷静地分析国库空虚,担忧战争带来的国力迅速消耗;
另一部分则以章惇、蔡卞为首,主张对西夏进行追击,一劳永逸地消灭西夏这个心腹大患,收复赵宋王朝丢失的故土。
慢慢的,商量就变成了争吵。
章惇坚定地声音在朝堂上回荡:“陛下,西夏正值虚弱之际,若此时不乘胜追击,待西夏死灰复燃,我大宋不仅将用千百倍的财力、人力维护边庭安稳,还需年年岁岁防范西夏东侵。西夏狼子野心世人皆知,打蛇不死,自遗其害,万不可错失良机矣。”
蔡卞亦随之附和:“西夏乃我朝心腹大患,若此时不灭,日后必成大患,而若一举消灭西夏,一可壮我大宋国威,震慑辽朝,二可每年减少西北半数开支,三可调西军北上,或有望收复燕云十六州,此一举数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然而,韩忠彦却针锋相对:“西夏虽虚弱,然我朝亦非强盛之时。今国库空虚,民力疲乏,若强行开战,只怕会适得其反,或将两败俱伤。”
曾布也说:“我朝目前的确不宜再战,且西夏内部动荡,正是其自乱之时,我朝何不借此良机,与其和谈,争取最大利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