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章 创业(1 / 2)

加入书签

天气晴朗,微风轻拂。

‘灰鲨’坐在轮椅上,由护工推着从自家地下室出来,在公寓旁的小公园慢慢前行,看看地面的青草,闻闻雨露的清新。

娜莎大婶在长椅上坐下,目光紧随儿子的身影,脸上是欣慰的笑意,心里却带着满满的伤感。

作为小儿麻痹症患者,‘灰鲨’的成长注定与寻常孩子不同。他的身体被局限在轮椅上,生活中缺失了太多普通人习以为常的快乐。

敏感、内向,还胆小。

青春期后,他几乎不再与外界接触,将自己彻底封闭在地下室的小天地里。

‘灰鲨’在网络上呼风唤雨,成为虚拟世界中的强者,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的支持与鼓励。

现实中的他依然孤独,依然封闭。

只有在深夜,当街道空无一人时,他才会在母亲的央求下,悄悄在公寓附近短暂地转一圈,又匆匆回到地下。

偶尔遇到陌生人,他总是结结巴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口。

娜莎大婶为了照顾他,已经奉献自己的大半生。当母亲的无怨无悔,但年岁的增长让她越来越力不从心。

今天,娜莎大婶的心情格外好。因为‘灰鲨’终于愿意在白天走出地下室,来到阳光下。

“妈妈,对不起。”‘灰鲨’被护工推了回来,他很是歉意的抓起母亲的手,“我过去只考虑自己,从未想过你的感受。”

娜莎大婶泣不成声,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

-----------------

对街区的护工来说,这对母子一直是邻里口中的‘怪人’。

娜莎大婶年轻时也曾是风华正茂的美人,追求者络绎不绝。可惜她挑花了眼,选了个不负责任的渣男。

孩子出生后,那个男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未出现。

从那时起,娜莎大婶的生活便没了光彩,她变得沉默寡言,极少与街区的邻居们互动。

到儿子被诊断出小儿麻痹症,她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陷入了无尽的窘迫。

据街区的老人们回忆,波特在十几岁前还会坐着轮椅出来活动,脸上偶尔露出几丝天真的笑容。

不知从哪天起,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每当有人问起,娜莎大婶总是苦笑着解释:“我儿子没死,他只是习惯待在地下室里。”

久而久之,街坊们忘记了这孩子的存在。

今天,这对在街区住了三十多年的母子终于要搬家了。

两辆搬家卡车停在公寓外,邻居们惊讶地发现,那个叫波特的小子竟然在地下室里囤积了成堆的电子设备。

专业路由器、高档服务器、大容量存储器、高频无线电、七八块大屏显示器,还有上百块报废的硬盘倒进垃圾桶。

这些设备堆满了整个地下室,犹如构造一座隐秘的地下堡垒。光是清理它们,就动用了整整一辆卡车和三四个专业工人。

‘灰鲨’在小公园转了一圈后,便匆匆赶回来,紧盯着搬运工的一举一动。

尽管大部分数据和信息都在云端有备份,但他依然担心这些珍贵的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任何闪失。

新家选在迈阿密郊区——只要离开繁华的都市,佛罗里达州遍地都是空旷的土地。

‘灰鲨’其实极为聪明,头脑灵活,按周青峰的‘提醒’,他买下一栋带超大地下室的独居坚固别墅。

过去他没安全感,总担心受到歧视和挫折。周青峰把他身份开盒后,反而逼的他丢掉包袱。

这人也是说干就干,学习和决策能力都是一流。他不但搬家,联系好驾校去学车,还打算玩枪。

十多年的‘灰产’经营让‘灰鲨’积累不少钱财。这些钱一旦花出来,也是相当惊人的。

娜莎大婶知道儿子能赚钱,但儿子过去对外人极为排斥,她不得不亲自照顾。

现在好了,雇人来干活,一切都轻松。

“波特,你的朋友到底施展了什么魔法?他怎么就能把你的思想做如此的改变?”老太太也是很好奇。

‘灰鲨’认真的问道:“妈妈,你觉着一个人中十五亿美元彩票大奖的概率有多大?”

娜莎大婶露出惊讶表情,“十五亿美元?我没法想象。”

“如果那人不是普通的中奖,是从一场乱斗中抢来了价值十五亿美元的彩票,不但没受到任何刑罚,还很安全的将钱据为己有。”

大婶更懵了。

“那家伙来米国不到半年,我之前从未见过他。可第一次通话,他居然知道我是谁,还说出了我的很多秘密。

我在这条街住了三十多年,知道我存在的人都不会超过五个。怎么就会有人对我如此熟悉?”

大婶已经听不懂了。

“我想了很久,做了许多推测,结论只有一个......”

‘灰鲨’用很肯定的语气说道:“那小子来自未来,而我......在未来肯定很重要。”

大婶这下懂了,摸摸儿子的头,

“波特,你是不是看‘终结者’看太多次了?我就知道在地下室待久了,对你的精神是种伤害。”

“妈妈,我很认真的......”‘灰鲨’有种不被理解的痛苦。

-----------------

此时,周青峰正坐在办公室里,装模作样地“办公”。

尽管他对经营一窍不通,但这并不妨碍他一本正经地审阅桌上堆积如山的求职简历。

这些都是凯莉从各大投行和科技公司搜罗来的精英履历。

几天前,他随口对凯莉提了一句“发展低空经济”的想法。

原因很简单:末世爆发后,工业生产陷入瘫痪,化石燃料变得极度稀缺,地面交通也因混乱而危机四伏。

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太阳能充电的电动低空飞行器成了最理想的选择——它们简单、皮实、可靠,维护成本低,用途广泛。

中米两国都在积极推进这一领域,米国多个大城市已经开始试点运行。

凯莉作为投行精英早就在关注这个方向。既然生化领域无法突破,她果断调转船头,将资源投入低空经济。

于是,周青峰的办公桌上便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简历,每一份都光鲜亮丽,仿佛在向他展示着大美利坚的人才储备。

只看了半小时,他就头晕眼花。

于是干脆设定了一系列筛选条件:“LGBT,不要;南亚裔,不要;素食主义,不要;

喜欢猫猫狗狗的,不要;女权主义,不要;没有理工科背景的,不要……”

一番操作下来,上百份简历全被淘汰了。

他无奈地朝回翻简历,扒拉了几下,沮丧地叹了口气:“这大美利坚怎么就找不到能用的人才?”

凯莉坐在他对面,冷冷地瞥了一眼:“维克多,如果我把你刚才那番话录下来传到网上,你知道会惹来多大麻烦吗?

成千上万的人会骂你‘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学科歧视’,甚至可以把你告上法庭。”

“我才不在乎。”周青峰不服气,低声嘟囔一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