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 三皇子(1 / 2)

加入书签

海上的威胁当然要在海上解决,郑国现今虽有衰败之势,水师依旧拥有碾压巨鲸帮的力量,不然这群强盗也不会只敢在远海处游荡。

渠河。

水路交汇之处。

今日方石庵方大人在此宴客,几人打听到消息后特来拜访。

「朱会首。」一位气质阴柔的中年男子扫眼审视几人,待收到消息方伸手示意:

「几位请上船。」

这应该是一艘专为享乐而建的花船,上有楼宇丶馆阁,乐师在一旁拨动琴弦,舞女于正中盘旋身姿,更有淡淡清新香气在场中萦绕。

如此奢华贵气的花船,莫说言景福丶申虎,就算朱居记忆中自家老爷子还在的时候,都未曾见识过。

船舱好似大殿,两侧各有数人正坐,方大人作为越城知府竟然只能居于左侧第二的位置。

正中主位处立着一面屏风,屏风后隐约可见一道人影,足见其身份不同。

无一例外。

场中几人都身怀贵气,看过来的眼神更是高高在上,带着股审视意味。

官员!

这种特质唯有官员才有。

而且这几人的官职品阶定然不低!

朝廷官员虽无武艺在身,却拥有对普通人生杀夺予的大权,常年居于高位更能蕴养威势,就连申虎这等悍勇武师在几人注视下也不由心生忐忑。

言景福几人更是面色发白丶双腿瘫软,恨不得当场跪在地上才好。

「朱居?」

屏风后,一个轻柔舒缓的声音传来:

「我听说过你,有着一门染布的好手艺,短短数年就建成万彩布行……」

「了不起!」

听声音,当是一位中年男子。

「贵人过誉。」朱居拱手,客气了一句:

「朱某能有今天,多亏方大人扫平越城顽疾,还有各种助商善举,朱某的能力倒是无关紧要。」

「呵……」男子轻笑:

「方大人勤政爱民丶治下有方,朝中百官皆有耳闻,本王又岂会不知?」

「方某惭愧。」方大人垂首:

「殿下过誉了。」

殿下?

三皇子郑弘!

去年被封为齐王的那位?

他不是应该在京城参政议事的吗,怎麽会来了这里?

方石庵以殿下相称,也是在告诉朱居几人,屏风后那贵人的身份。

「方大人无需过谦。」三皇子郑弘轻轻摆手:

「能者上丶平着让丶庸者下,此乃太祖立下的用人之法,有些时候该争就争,不然反倒会让本王失望。」

「是。」方大人应是,侧首看向朱居:

「朱会首此行何事?」

「回大人。」朱居拱手,把今日发生在会馆的事一一说来,开口道:

「越城靠海,数以万记的百姓以渔市为生,若被那巨鲸帮拦了出海之路,怕是会出大乱。」

「朱公子所言甚是。」方大人皱眉,面色凝重:

「巨鲸帮于海州而言,就如花街之于越城,若不铲除商道难以畅通丶百姓难以安稳。」

「殿下!」

他朝着屏风跪倒在地:

「请殿下教旨,遣水师剿匪。」

「方大人心怀百姓,本王心中甚慰。」郑弘音带感慨,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大军出动,非比寻常,当由地方上禀兵部,再由父皇审议方可,岂能由本王擅专?」

「唔……」

「只是此番一来一往,怕是已然误了大事,李大人可有方便之法?」

「回殿下。」李大人当是兵部官员,闻言起身拱手:

「战火疾如风,随势而变,有些时候确实可以先斩后奏,只不过……」

「钱粮方面不好处理。」

「是极!」郑弘点头:

「朝廷拨兵,钱粮开路,若无兵部文书先行出兵,钱粮则只能自筹。」

「朱居!」

「草民在!」

「本王久闻万彩布行的染布行销天下丶日进斗金,可愿赞助钱粮?」

郑弘声音平缓:

「李大人,若是出动水军剿匪,需多少银两?」

「最少十万两。」李大人道:

「若有十万两白银,三日之内即可出兵。」

「好。」郑弘轻拍双手:

「朱居,这十万两白银万彩布行先行垫付如何?待到剿灭盗匪,朝廷再行返还。」

场中一静。

申虎丶言景福几人浑身冰冷。

万彩布行的生意确实是一日强过一日,但开业至今尚不足两年时间,能有多少盈利?

帐上倒是有几万两银子,但这是采买丶货运丶垫售等流水,不是布行自己的。

十万两白银一拿,布行生意立马停摆,就连工人的月钱都拿不出来。

至于返还?

猴年马月能拿到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