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1章 泄密(1 / 2)

加入书签

第662章 泄密

会议并没形成一致性行动宣言或者协议之类的东西,估计还要经过上级部门分析研讨,很快就会以某种渠道传递给与会代表。

不过决定,这次托市行动由中金公司牵头,协调各方面关系。

闭门会议结束后,下午是论坛闭幕大会,依旧是陈全训会长主持,此时他已经换上一副信心满满的神态,无论是在会上发言还是面对记者:

「这次论坛召开得非常圆满,我们统一了思想,认为当前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

「对于国际投行的看空问题?我不是期货投资专家,而且这个问题也不是我们这次论坛的的议题,我们只关注于实业。」

方青叶没有参加,所有金融投资公司代表都没有参加。

此时的他正在和朱芸来一起喝茶。

没有在酒店,是在一个叫曹状元街的地方喝当地很有特色的「坝坝茶」,竹制矮桌丶蒲扇摇风,茶室里有各种老物件,古董窗棂丶木箱,充满市井烟火气。

茶烟袅袅,时光缓流。

朱芸来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说道:「中金准备开始建仓,不仅是中金,建投华科丶国新控股丶申万宏源都开始陆续建仓。」

方青叶点点头:「这次估计要费点劲。」

「是啊,还需要方行长你鼎力相助。」

「朱总,我都是小打小闹,实力没法和中金丶国新控股这样的国字号相比。」方青叶笑道。

「不一定是资金,包括情报.你的香江公司团队做的就非常不错,希望以后能继续沟通交流。」

「可以。」方青叶很爽快的答:「我也希望就此事能和中金公司共享情报。」

朱芸来点点头,又看了看窗外热闹的老街,突然说出一句话:「当地人在这里喝茶叫坝坝茶,据听说以前还有名字叫「思乡茶」。

「为什麽叫这个名字?有什麽历史渊源?」方青叶顿时来了兴趣。

「根据史书记载,那还是在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的贵阳成为饱受战争折磨的民众躲避战乱之所。」朱芸来看着老街,缓缓讲起这段历史。

「在这千里逃难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饱受饥饿之苦丶时常受到炮火的惊吓,所以他们途中便相互安慰和念想:「到贵阳,就好了!」

「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生命有了安全保障,不受战乱的折磨,二是在贵阳的生活相对有保障,不受饥饿之苦。所以,长江下游省份像苏省丶皖省丶浙省丶申城沦陷区的民众逃到贵阳居住。「

「这个时候,『坐茶馆』成了新贵阳人的一种特别嗜好,他们怀想叨念故乡之时,茶馆是最纾解乡愁之绝佳之处,因此又被称为是思乡茶。」

说到这里,朱芸来收回目光看着方青叶:「我想,这次期铜我们不会也被打的丢盔弃甲,千里逃难吧?」

「我想不会。」方青叶很肯定的回答。

「那好!喝茶!」朱芸来举起茶杯。

就在两人坐在贵阳老街一家普通茶铺里悠闲喝茶聊天的时候,远在万里海之外的英国伦敦乔治大街,一栋具有巴洛克时期建筑风格的大厦,如果走进一楼大厅,有一座公牛与熊的青铜雕像引人瞩目,这里就是神秘而低调的红风筝对冲基金总部。

就在六楼董事长办公室里,董事长大卫·利利正在和另一个中年男人坐在沙发上交谈。

「大卫,从中国传来最新消息,在中国西部一个叫贵阳的城市,他们国家行业协会举办了一个国际铜业论坛。」

说话的是人叫麦可·法默。和大卫·利利都是红风筝对冲基金联合创始人,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兼CEO。

大卫·利利手里拿着一杯咖啡,笑着说道:」据我所知,中国的国际铜业论坛是一个常规性的会议,似乎已经举办好几届,参加的都是他们国家有关部门官员和铜矿企业负责人,个别时候会邀请国际行业协会代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