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五章 动画初体验(2 / 2)

加入书签

满屏幕弹幕都是“好!”

从一开始的被震撼无人发言,到如今所有人都已经成为了艺术的一部分。

光影艺术,从来都是要和观众一起变成艺术的。

此时,艺术已经成了。

然而,大家似乎忘了最初的开始。

音乐停下。

酒碗放在了昔日的桌案上。

猴王披风一抖,转身朝着水帘洞外走去。

镜头拉远,满地残缺兵刃插在地上。

昔日故人身影不再。

只有猴王再次如当初一样走出水帘洞,去打上凌霄宝殿!

去战斗。

猴王背对众生,从耳朵里抽出定海神针,挥舞之间化作金箍棒。

一步一步,走向水帘洞外。

那精致画风的猴王,每一步走过去,都在淡化,身上的印记都在消退。

细节消退,颜色淡去。

最终变成简笔画,依旧在画面中走着。

音乐停止后,步子的声音如此明显,就像一个人的心跳。

猴王走出了画面,却永远走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西游·未完待续》

“他就是孙悟空!”

“乐天的脸,乐天的身材,果然,他最适合饰演孙悟空!”

“演?他就是孙悟空!”

“哈哈哈,鸡衔了米尽,才下雨。”

“金箍儿啊金箍儿。”

“一路走来,算什么?”

有人留言:“恐怕,这个视频,是乐天专门发给西游剧组的兄弟的吧。”

很多人并不愿意真去想,但是有人点名,那就忍不住挂上钩了。

士族就像是天庭,乐天带着的平民演员,就像遍地大妖。

纵然你有千般本领。

你也只是个妖。

你要打上凌霄宝殿?只是惘然。你还是会成为棋子,去打更多妖,最终成了佛又怎么样,金箍依旧戴在你的头上。

那么现在,你还愿意取下金箍,再反抗一次吗?

乐天,别的人都进不来娱乐圈,没法真正的出道。

而你,可以。

你进来了娱乐圈,成了佛了。

你还敢从耳朵里抽出金箍棒,取下头上那金箍儿吗?

世上士族有几多?

世上还是凡人多。

如此有感染力的作品,如此新颖而刺激的艺术形式,第一瞬间击碎了很多人的心。

如果没有,没关系,种下了种子,终会发芽。

有人发出评论:“不要过度解读,这就是最适合的孙悟空,在向粉丝们打招呼,以他自己的形式,他真是个天才!”

突然之间,平静而思索的气氛被打破。

看完视频的人疯狂夸奖:“这绝对是个天才的想法!”

“这东西如果真的能过审批的话,那乐天就是这种艺术的创始人吧?!”

“岂止是创始人,这个作品一出现,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它没有任何稚嫩的感觉,简直就是强大的作品,就算和其他类型的作品放在一起比,也是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你们都在看画面吗?我在听曲子啊!这首曲子好刺激啊!这……就是我心中的西游音乐!”

这首《云宫迅音》一开始被叫做西游记序曲,是没有取名的。

后来大家看西游记,就把这首曲子叫做云宫迅音,后来作者听到这个名字后,觉得这个名字很好的概括了这首曲子,就欣然同意了这个名字。

这首曲子,甚至连名字都是全民选择。

中正大气的音乐格律。

古典和新颖结合的音乐风格。

包罗万象,又百转千回。

最重要的是,好听。

如今大家看视频听到的只是变种,并不是完全体,这是为了某一种功能而专门设计的编曲,还不是为西游主题而生的原版。

但在这个世界的观众耳中,如此优秀,如此新颖,如此刺激!

就在所有弹幕都在讨论画面,讨论音乐,讨论艺术的时候。

一条评论出现了。

此时远在江东,武昌。

周瑜正准备和孙权一起去建业。

看完视频,孙权笑了笑:“五个导师,四个登场,唯独缺一个你。”

孙权和孙策孙坚不同。

孙坚是平民之子,孙策是虎将之子,孙权生来就是贵族士族。

周瑜随手就在评论区发了个评论。

“猴王反抗天庭,未尽,什么意思,是暗示或者明示乐天你要反对士族?”

就这一句,直接让评论区炸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