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汉骑迷踪(1 / 2)
第106章 汉骑迷踪
「行军注意左右,小心落石!」
「不得大声喧嚣,违者鞭三十!」
「今日必须赶到四方峰下!」
焉支山内,当一面面三辰旗在山间谷道招展,马背上的张淮深拿着地图看了又看,标记了一个又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此时,由两千张掖劲卒与八千民夫所组成的队伍在山间前进。
行军路上,每伙有马车四辆,其中粮车两辆,乘车一辆,运甲丶帐车一辆。
每伙十名兵卒对应四十名民夫,兵卒只需要步行赶路,轮换乘坐乘车便可。
相比较之下,民夫要做的就包括铺路搭桥,照顾马车,搭建营帐等等事宜。
五名兵卒坐在乘车上休息,另外五名则是在一旁步行,每隔半个时辰换一次。
如此一来,一天能行军五十里,哪怕在焉支山内,也能做到日行三十里。
从山丹出发前往番和近二百里,其中焉支山就占据路程过半。
大军两天前出发,如今刚刚走入焉支山境内。
想要走过焉支山,顺利抵达番和。
算上今日,大概还需要三天时间,与当初和刘继隆商量的日期一致。
「刺史,前方三十里的山坳丶谷口都没有伏兵迹象!」
山间,酒居延策马返回中军,将前军的消息汇报给张淮深。
张淮深听后并不意外,毕竟刘继隆敢于提议走焉支山,自然说明了他对焉支山有多了解。
番和的番兵本就不多,加上刘继隆出龙首山吸引注意,恐怕番和的守将摩离根本没有在焉支山方向布置什麽哨骑。
这麽想着,张淮深看向身后的陈靖崇丶李仪中丶索勋三人道:
「民夫的队伍不能乱,这八千民夫事关我们能否收割番和粟麦,不可马虎。」
「前军继续行军,今日必须赶到三十里外的四方峰扎营。」
「算算时间,刘继隆应该已经兵抵凉州草原,就是不知道白亭海的嗑末人是否守约。」
张淮深脸上露出担心之色,索勋主动道:「末人虽然是昔年河西将士后裔,但早已不承认自己是唐人。」
「想要他们打头阵恐怕不太现实,一旦他们怯战,刘继隆就得担上吸引昌松番兵的担子了。」
索勋说罢,陈靖崇和酒居延脸上纷纷露出担心之色。
张淮深为了稳定军心,只能假装沉稳道:「不用担心他,他自有他的章法。」
「我们只需要按照约定好的,在三天后出焉支山,进攻番和城就足够。」
说罢,他眺望阳光明媚的焉支山上空,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这种晴朗的天气,想要迷惑敌人不算容易。
「话虽如此,可番和城的城墙厚实,想要进攻,只能强攻。」
索勋皱眉开口,他一直都不赞同在此时用兵。
他和河西绝大部分将领的看法一样,那就是等到河西五州之地甲兵过万再挥师东进最为稳妥。
野外对战不比攻城拔地,野外对战可以耍计谋,用手段,但攻城不行。
番和即便遭受重创,也能拉出一千甲兵守城,甚至更多。
在城内番人多而汉人寡的情况下,他们要攻破这座城,只能用人命填。
想到这里,索勋调转马头,扫视那些在马车上大笑的河西将土。
「此战过后,又还能有几人幸存?」
念及此处,索勋不免心生悲戚。
他不是悲戚将土们的性命,而是悲戚损失这批将土后,他们又要多少年才能积蓄力量东进。
「未必要进攻番和,只要能抢收番和粟麦就足够。」
张淮深并不把收复番和当成此次作战目标,只要能收割番和粟麦,他们这一战就赢了。
虽说凉州诸城积蓄粮草甚众,可河西之地粟麦仅能藏仓五年。
如果番和的粟麦被他们割取,那以番和的粮仓又能撑几年?
凉州五城各自为政,其它几座城池是绝不会把粮食借给番和的,因此到时候河西大军出焉支山,想要收复番和就容易多了。
只是张淮深也不清楚,刘继隆到底为什麽敢于说可以攻下番和,还有」
他到底有什麽把握在攻下番和后守住番和,他凭什麽?
「刘继隆,你到底要做甚—」
一时间,张淮深突然觉得自己也开始渐渐的不了解刘继隆了。
「驾.驾·.驾.」
在张淮深好奇刘继隆要怎麽打这一仗的时候,距离他们数百里外的凉州草原北部也突然响起沉闷而密集的马蹄声。
一片乌决决的马群从北方席卷而下,几乎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
上千穿着皮袄,腰别弯刀的轻骑向四方探索而去,而大军大之下是一千名一人双马,一马乘骑,一马负甲的骑兵。
有外围的哨骑放哨,这一千精骑可以轻装上阵,将甲胃放在身后的马背上随军行动,等到作战时才下马穿申。
此时明明不过正午,可这支兵马却慢慢停了下来。
一名青年策马来到大下方,却见己方开始搭建牙帐。
好奇的他翻身下马,走到牙帐一旁行礼道:「耶耶,我们怎麽停下了?」
闻言,杜噶支转过身来看向青年:「呵呵,我说过,区区五千斤铁料根本满足不了我的胃口。」
「那群唐将不是自持骁勇吗?有本事让他们自己去吸引昌松的番兵。」
「我们就在这里扎营,除非他们提高价码,不然我绝不会出兵!」
杜噶支想着坐地起价,青年闻言却没说什麽,只是继续道:
「可我们在这里等着,万一他们真的去劫掠昌松怎麽办?」
「不可能!」杜噶支大马金刀坐在一旁马札上:
「昌松在凉州最东边,甘州在凉州西边。」
「他们去进攻昌松,不仅容易被截断后路,还抢不到什麽东西带走,他们图什麽?」
「那要是他们不管我们呢?」青年皱眉询问,杜噶支却大笑道:
「他们不管我们正好,等他们在番和和尚摩陵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我们立马南下劫掠昌松,甚至连姑臧也不能放过!」
杜噶支想要做黄雀,把甘州军和凉州番兵当成螳螂与蝉。
此时他们与姑臧丶昌松的距离都是八十里左右,一旦姑臧的番兵调往番和,
他们只需要一天就能突袭到姑臧或昌松城下。
等他们大军集结出城,自己早就收割了大批粮食,即便撤退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这般想着,杜噶支心情可谓愉悦。
在他的指挥下,一万三千多末大军就地扎营,安心等着刘继隆与尚摩陵交战。
不过一个时辰,这片草原上就赢立起了一片营帐。
杜噶支带着青年来到自己的牙帐坐下,为自己倒了一杯马奶酒。
看着他悠闲饮酒的模样,那青年忍不住开口道:「耶耶,我们也曾是唐人,
为什麽我们不能和张议潮他们联手?」
青年的话让杜噶支手上动作停顿,他眼神复杂看向青年:「杜论悉伽,你知道我们的来历吗?」
他直呼自己这个小儿子的姓名,而杜论悉伽闻言点头道:「我们是昔年失陷河西将士的后代,祖先姓杜,所以自称杜部。」
「那你说我们为什麽会在白亭海游牧?」杜噶支继续询问他,这次杜论悉伽沉默了。
他并非不知道答案,而是不想说出来。
见他不说,杜噶支喝了一口马奶酒后擦了擦嘴:「是大唐不要我们,所以我们才在白亭海和休屠泽放牧为生,后来又召集了曹丶杨丶刘等部,最后才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是大唐对不起我们,不是我们对不起大唐。」
「我们留着汉姓,说明我们不忘祖宗,可大唐对不起我们,我们为什麽还要为大唐尽忠?」
「张议潮这群人,我不知道他们是什麽样的人。」
「如果他们都是奸诈之辈,那他们以后会割据河西,到时候他们只会对付我们,不会招抚我们。」
闻言,杜论悉伽沉声道:「如果他们都是忠心义士呢?」
「忠义?」杜噶支笑道:「那他们的下场就惨了,会比我们还要惨!」
「.—」杜论悉伽沉默了,他想说服自家耶耶,可现实告诉他,自家耶耶说的很对。
「他们越靠近大唐,他们就会越惨,反倒是我们·—」
杜噶支美美的又喝了一口,打了一个酒隔:「我们到时候反而能壮大起来。
,
他没有说为什麽,杜论悉伽也没有询问。
↑返回顶部↑